青山界破落飞湍,搅雪翻银峡势宽。
老树撑烟晴亦湿,危崖挟雨夏犹寒。
只应野客携琴听,消得闲僧倚杖看。
谁把水晶帘半卷,散抛琼佩玉珊珊。
【注释】
水珠叠翠:水珠像翠玉一样重叠着。叠,层层。翠,青绿色,这里指碧绿的水波。
破落飞湍:湍急的水流冲破了山石。破落,冲刷,冲刷。
搅雪翻银峡势宽:搅动着雪花的溪水,翻卷成银色的波浪,气势宽阔。
老树撑烟晴亦湿:在晴朗的天空中,老树被烟雾笼罩,依然显得湿润。撑,支撑。烟,雾气。
危崖挟雨夏犹寒:陡峭的山峰夹带着雨水,即使在夏天也是寒冷的。挟,夹持,这里是说山峰上覆盖着云雾(雨)。
野客携琴听:野外的客人携带着琴来倾听。野客,即游子、过客。
闲僧倚杖看:悠闲的僧人拿着拐杖来看。闲僧,即僧人。
谁把水晶帘半卷,散抛琼佩玉珊珊:谁把透明的纱帘半拉开,飘散着晶莹的珠宝般的珍珠(或玉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青山和流水的诗。首联写青山与流水相互辉映的景象:“破落飞湍”写出了水势之大,“搅雪翻银”则形容水花之白。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官来描写自然景色,生动地刻画了大自然雄浑壮阔的气势与美丽动人的姿态。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风景:“老树撑烟晴亦湿”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雾气,“危崖挟雨夏犹寒”则写出了山峰高峻,气候恶劣的特点。
尾联诗人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只应野客携琴听”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消得闲僧倚杖看”则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之情。最后两句更是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心情:将水晶帘半卷起来,让美丽的山水美景尽收眼底;将散落在地上的琼佩玉珊珊也拾起带回家珍藏。
全诗通过对青山和流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