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盘薄撼崔嵬,涌出东南百尺台。
岸束惊涛当槛落,翚飞高阁倚天开。
浮云萧索中原尽,秋色苍茫万里来。
欲向清尊问千古,夕阳西下断鸿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和要求作答。此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保留关键词,同时根据题干中的注释进行翻译。最后,要对整首诗的内容进行赏析,包括内容、主题、手法等。注意,赏析一定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写,不能泛泛而谈。

【答案】

译文:秋风劲吹雷声轰鸣,震撼着巍峨的山峰,高耸的龙门山从东南方向突起一座百尺高的台。

惊涛拍岸,仿佛要把栏杆冲倒,彩云满天,仿佛要飞到高阁之上。中原大地萧瑟凄凉,万里长空秋色苍茫。

面对这大好河山,我不禁想到历史沧桑,想向酒樽中斟满美酒,问个明白。夕阳西下,一只断肠的鸿雁哀鸣。

赏析:此诗为登高之作。诗人于秋杪(指秋季末)登山望见“河楼”即黄河上的观景亭。一、二句写诗人登上龙门山之巅,俯瞰黄河,只见狂风怒号,巨雷震天,山崖峭壁之间,一条汹涌的河流如蛟龙腾空而起。三句写河水冲击着岸边的岩石,溅起层层波涛;四句写诗人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俯视着滚滚洪流,似乎看到那飞檐凌空的古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为壮丽。五、六句写远眺所见:黄土高原上空,乌云弥漫,一片萧索,但当太阳西沉时,又出现了一抹晚霞,把天际染得通红彤红。七、八两句写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不由想起历史上那些兴亡更替,朝代更迭的历史,不由得发出慨叹。尾联写诗人借酒浇愁,欲借酒消愁,但愁思却更深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