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用光
注释: 紫翠千峰里,幽寻一径通:深山中,有层层的翠色山峰,我独自寻找一条小道通向山中。紫翠:形容山色如紫色般浓重,也指山间的颜色丰富而美丽。千峰:指众多的山峰。把酒看人代,临流忆禹功:拿着酒杯看着人来人往的场景,想到大禹治水的功绩。把酒:拿着酒杯。人代:指人群和时代。临流:站在溪边。禹: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贤明帝王,他治理洪水有功,被后人尊为大禹。预愁归路晚,踪迹各西东:预先担心回家的路太晚
注释: 1. 秋日陪姚万涵登龙门:指陪好友姚万涵一起游览龙门。龙门位于洛阳市南郊,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2. 河上秋光好:意思是说,黄河上的秋天景色非常好。 3. 重来思转赊:意思是说,再次来到这里,心情有些复杂。 4. 帆樯千里色:意思是说,远处的船只在黄河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5. 烟火几人家:意思是说,在黄河边上,可以看到一些村庄,炊烟袅袅升起。 6. 水落沙痕峭: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和要求作答。此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保留关键词,同时根据题干中的注释进行翻译。最后,要对整首诗的内容进行赏析,包括内容、主题、手法等。注意,赏析一定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写,不能泛泛而谈
【解析】 此诗写景抒情,以“霜雪”“河流”为线索,描写了秋日陪姚万涵登龙门的情景。首句写诗人拂衣临钓石,漉酒问渔翁,点出“登龙门”这一题旨。第二联写秋景,霜雪娟娟地洁净着大地,河流宛宛地流淌着清波。第三联写晚景,估船横卧在落日的余晖里,人声和着秋风互相应答。后二联写诗人与友人相顾无言,只有翠绿的山林映入眼帘。 【答案】 ①拂衣:整衣服。 ②临:面对。③漉酒:把酒倒在杯中。 ④问渔翁:向渔夫询问
【注释】 秋日:秋天的时候。万涵:姚万涵。龙门:即龙门山,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东北。 取胜攀萝径:战胜险阻,攀登险径。胜,胜过。 观澜:观赏波浪。 偏耐酒:偏能解酒。耐,能承受。 岚翠: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色。欲生衣:好像要变成衣料一般。 舟子:船夫。看人过:指看自己等船过去。 抱日飞: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 天涯:天边的远地。朋好:朋友或伙伴。 已忘归:忘记了回家。 赏析:
结客龙门此壮游,晚风还拟共登楼。 回看暮霭千峰合,不尽长河万里流。 入夜清尊成雅集,虚亭寒色敞高秋。 醉来欹枕藤萝外,飞梦遥应到十洲。 注释: - 结客龙门此壮游,晚风还拟共登楼:在龙门这个地方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晚上还打算一起登楼欣赏美景。 - 回看暮霭千峰合,不尽长河万里流:回头望去,看到傍晚时山峦被云雾笼罩,仿佛是千万座山峰汇聚在一起。而那无尽的江河,仿佛流淌的是万里之长。 -
河上秋光好,重来思转赊。 帆樯千里色,烟火几人家。 水落沙痕峭,云危石磴斜。 乾坤蓬鬓在,离别愧年华。
紫翠千峰里,幽寻一径通。 岩泉清漱石,殿阁迥含风。 把酒看人代,临流忆禹功。 预愁归路晚,踪迹各西东。
拂衣临钓石,漉酒问渔翁。 霜雪娟娟净,河流宛宛通。 估船横落日,人语答秋风。 吾汝真何意,相看空翠中。
取胜攀萝径,观澜俯石矶。 水凉偏耐酒,岚翠欲生衣。 舟子看人过,山鸦抱日飞。 天涯朋好在,相对已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