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江南来,驱马黄金台。
伤心台下青青草,一夜西风变枯槁。
壮士悲歌易水傍,防身有剑飞秋霜。
此心誓扫豺狼迹,草间狐兔谁能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从形象、语言等角度分析作答。

首联“客从江南来,驱马黄金台”。诗人在江南时,曾与朋友相约去游黄金台;如今自己来到黄金台,却只见一片荒凉。这里以“客”指作者自己,以“江南客”自指。“黄金台”即战国时的燕昭王为招贤纳士所筑的黄金台,后成为天下贤才的代称。

颔联“伤心台下青青草,一夜西风变枯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台上的青草因西风而枯萎,不禁令人伤感,感叹岁月无情,人世沧桑。

颈联“壮士悲歌易水傍,防身有剑飞秋霜。”“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西南,是古代著名的战场之一,也是战国时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地。战国末期,燕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进行刺杀行动,临行前,他来到易水边,高唱《易水歌》,慷慨悲壮之情,至今犹在。这里的“防身有剑”是指荆轲,借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尾联“此心誓扫豺狼迹,草间狐兔谁能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报国之志,我决心铲除奸臣的祸害,让那些猖獗一时的狐群狗党无处藏身。这里以“豺狼”比喻奸臣,“草间狐兔”比喻奸臣及其爪牙。“谁人”指奸臣及其爪牙。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在江南时,曾与朋友相约去游黄金台;如今自己来到黄金台,却只见一片荒凉。这不免使人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写诗人来到黄金台后所见之景,意在点明时间。“客”,指诗人自己。“江南客”,自指。“黄金台”,黄金铸成的高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求士的地方。“黄金台”,亦作“金台中”,泛指名山胜地。“台”,通“台”,指高处。

颔联写诗人登上黄金台后的所见。“伤心”,是伤离恨别之意。“台下”,即台上,黄金台之上,台下的景物也显得凄凉。“青青草”,草色青青,颜色鲜绿。这一句是说,台上的青青草,因西风而枯萎凋零,不禁令人伤感,感叹岁月无情,人世沧桑。

颈联写诗人在台上的所见所闻。“壮士”,指勇士、英雄人物。“悲歌”,即悲壮的歌谣。“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西南。《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游于燕,抵(至)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不就,皆白衣冠以送之……饮至酒酣,荆轲起,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里用荆轲的《易水歌》中的词句。“防身”,“剑”字当读作“秋”字,指佩带的宝剑。《庄子·养生主》:“吾师乎!吾师乎!万物皆师也,吾其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里用它表示诗人要杀尽奸佞之徒的决心。

尾联写诗人在台上的所见所想。“此心”,即此心此意。“誓扫”,发誓扫除。“豺狼”,指坏人坏事。“防身”,指保护自己。“剑”,指佩带的宝剑。“秋霜”,秋天的霜。这里用它表示诗人要杀尽奸佞之徒的决心。“豺狼迹”,即奸佞的足迹。“狐兔”,喻指奸佞之徒及其爪牙。“谁人”,指奸佞之徒及其爪牙。意思是:为了实现报国的志愿,我决心铲除奸臣的祸害,让那些猖獗一时的狐群狗队无处藏身。

【答案】

驱马黄金台

客从江南来,驱马黄金台。

伤心台下青青草,一夜西风变枯槁。

壮士悲歌易水傍,防身有剑飞秋霜。

此心誓扫豺狼迹,草间狐兔谁能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