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卷茅屋,迟子江上舟。
灼灼芙蓉叶,渺渺寒川流。
子行独何之,驾言返故丘。
门前几杨柳,不禁离别愁。
芳筵倒玉瓯,侍儿弹箜篌。
酒酣抗手别,白云空悠悠。

【注释】

杨绍述:名不详,唐代诗人。此诗为送别之作。

长风:指大风。卷茅屋:大风把屋顶吹得翻卷起来了。迟子:迟来的人。江上舟:船上的人。灼灼:鲜明的样子。芙蓉叶:荷花的叶子。渺渺:水波浩茫的样子。寒川:冷清的河流。子行:你离去。何之:到什么地方去。驾言:驾船而归。故丘:故乡。门前几杨柳,不禁离别愁:杨柳树成排地排列在门前(形容杨绍述即将离开,作者依依不舍)。芳筵:美酒宴席。倒玉瓯:斟满酒杯。侍儿:侍女。弹箜篌:弹奏古乐器箜篌。抗手:挥手告别。白云空悠悠:飘荡的白云无边无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景,二联写情,尾联写别。全诗以送别作主题,写离情别绪,却写得不悲不欢,自然含蓄,余音袅袅,耐人寻味。(一)开头两句“长风卷茅屋,迟子江上舟”,是送别的场面描写。长风吹卷了茅屋,江上舟儿缓缓驶去。起笔就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为下文写别作了铺垫。

(二)“灼灼芙蓉叶,渺渺寒川流”是写眼前景色。芙蓉叶鲜艳,寒川水流动,都是眼前实景,与前一句“长风”相呼应,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使人感到有一种别离的悲哀之情在心头萦回。

(三)“子行独何之,驾言返故邱。”是说友人乘船离去,只留下作者一人伫立江头,目送友人远去,不禁感慨系之而返家。

(四)“门前几杨柳,不禁离别愁”。杨柳依门而生,是送别之地。杨柳的枝叶随风摇曳着,似乎在向作者诉说离情别绪;作者不忍离去,所以不禁忧愁起来。

(五)“芳筵倒玉瓯,侍儿弹箜篌。”是说作者举杯向友人敬酒,歌声悠扬婉转。芳筵、玉瓯、箜篌等都是美好的事物,但它们在此刻都显得黯然失色,因为它们无法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六)“酒酣抗手别,白云空悠悠。”是说作者已经喝得大醉了,挥挥手与朋友告别。白云悠悠,天高气爽,似乎在为这次离别作证;然而,离别之情却是如此的难以割舍,以至于让人感到心灰意懒。

这首送别诗写得不悲不欢,自然含蓄,余音袅袅,耐人寻味。它以送别作主题,写离情别绪,却写得不悲不欢,自然含蓄,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