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雾卷太山,浩然沧海色。
中有无数峰,奔腾不可得。
我欲登峨眉,披云几千尺。
下指望林皋,烟点梅花白。
踟躇念天寒,尚疏远行策。
昨日鹔鹴裘,己赠思归客。

湘上行念林雨若归

宿雾卷太山,浩然沧海色。

中有无数峰,奔腾不可得。

我欲登峨眉,披云几千尺。

下指望林皋,烟点梅花白。

踟躇念天寒,尚疏远行策。

昨日鹔鹴裘,己赠思归客。

注释:

  1. 宿雾卷太山:夜晚的云雾把泰山都笼罩起来了。
  2. 浩然:浩大的样子。沧海色:大海的颜色。
  3. 中:中间。无数峰:无数的山峰。
  4. 我欲登峨眉:我想登上峨眉山。
  5. 披云几千尺:攀登到高处可以看见层层叠叠的云海,仿佛是数千尺高。
  6. 望林皋:在林中皋地远眺。
  7. 踟躇:徘徊犹豫,这里指行走不便。
  8. 行策:旅行用的马鞭。
  9. 鹔鹴(lùn):古代一种褐色的野鸡。鹔鹴裘:用这种野鸡毛织成的皮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林雨若写给他的好友林雨若的。林雨若当时在湖南,与友人分别后,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宿雾卷太山,浩然沧海色。”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宿雾弥漫,泰山苍茫,海的颜色也变得朦胧起来。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泰山和大海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颔联“中有无数峰,奔腾不可得。”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将无数山峰比作奔腾的骏马,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泰山的气势磅礴。
    颈联“我欲登峨嵋,披云几千尺。”则转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他渴望能够登上峨眉山,去感受那云海翻腾的壮丽景色。这里的“披云几千尺”既是实写登山的艰难,也是诗人对自由、浪漫生活的向往。
    尾联“下指望林皋,烟点梅花白。”则是诗人在遥望远方时产生的感慨。他在林皋地远眺,只见烟雾缭绕之中,梅花盛开,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也透露出他对友人离去后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浪漫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离去后的孤寂与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夸张、借代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