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昭代玉舆临,处处园林抱碧岑。
曲磴苍梧万盘路,秋天白露九重心。
岩开御帐重祎外,地茁灵芝寝殿阴。
窃愧遗臣□桢干,诸陵培植柏森森。

【注释】

  1. 癸亥暮秋:指农历的九月。
  2. 遣祀山陵:派遣祭祀陵墓的人去祭拜山陵。
  3. 恭览:恭敬地观看。
  4. 七陵:指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和唐玄宗等七代皇帝的陵墓,共7处。
  5. 昭代玉舆:指唐昭宣帝李亨的陵墓。
  6. 抱碧岑:形容园林景色美丽,像绿色山峰一样。
  7. 曲磴苍梧:指曲折的石阶通向苍翠的梧桐树下。
  8. 秋天白露九重心:意谓到了秋天,白露时节,万物凋零,只有梧桐树心处还结着白露。
  9. 御帐重祎外:意谓皇帝御帐外面。
  10. 地茁灵芝寝殿阴:意谓在寝殿的地下长出了灵芝草。
  11. 窃愧遗臣□桢干:意谓自己感到惭愧,认为自己没有像松柏那样坚韧不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癸亥暮秋时期创作的,主要描绘了唐昭宣帝李亨的陵墓周围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皇家尊严的尊崇。

首句“燕山昭代玉舆临”,以“燕山”开篇,意指燕山地区,这里可能是指李亨的陵墓所在的地区,昭代玉舆即昭宣帝的帝王之车,寓意其尊贵与荣耀。这句诗描绘了李亨的陵墓位于燕山之中,如同古代帝王的车驾一般,显得庄重而威严。

接着“处处园林抱碧岑”,意指四周的园林都环绕着绿色的山峰。这里的“碧岑”指的是绿色的山峰,诗人用“怀抱”来描绘园林与山峰的关系,表现了园林的美丽和宁静。

第三句“曲磴苍梧万盘路”,描述曲曲折折的石阶通向苍翠的梧桐树下。这里的“曲磴”指的是曲折的石阶,象征着通往陵墓的道路曲折而漫长;“苍梧”则是梧桐树,暗示了陵墓周围的环境。整句话通过描绘曲径通幽、绿树成荫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第四句“秋天白露九重心”,意谓到了秋天,白露时节,万物凋零,只有梧桐树心处还结着白露。这里的“秋天”指的是白露时节,“九重心”则是指梧桐树的中心部分。诗人通过描绘白露时节的景色,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美的赞叹。

第五句“御帐重祎外”,意谓皇帝御帐外面。御帐是皇帝出行时所乘坐的帐篷,这里可能是在描写皇陵的雄伟壮丽,御帐之外的风景更为壮观。

最后一句“窃愧遗臣□桢干”,意谓自己感到惭愧,认为自己没有像松柏那样坚韧不拔。这里的“□桢干”是对松柏的形象比喻,意指自己不如松柏那样坚韧不拔。诗人通过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皇家尊严的崇敬。

这首诗通过对皇陵周围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皇家尊严的尊崇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