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余何事谢京华,远向南州寄一家。
兴似步兵缘嗜酒,地如勾漏为丹砂。
枫看江上三秋叶,荷挹湖中几度花。
欲识此来兼吏隐,抱关仍得傍烟霞。
【注释】
- 岑山人:指作者的朋友。见问:被朋友问及(答诗)。
- 谢京华:告别京城。谢,辞别;京华,指繁华的京城。
- 南州:指南方。寄一家:寄居他乡。
- 兴似步兵缘嗜酒:意谓饮酒之兴与魏晋时期名士阮籍相似。步兵,指三国时曹魏著名文士阮籍,字步兵。
- 地如勾漏为丹砂:意谓此地如同古人所说的“勾漏”,即炼丹术的产地,有出产丹砂的美誉。勾漏,古地名,传说中产丹砂的地方。
- 枫看江上三秋叶,荷挹湖中几度花:意为看着江上的枫树,秋天的叶子已经凋零了,看着湖中的荷花,一年之中开过好几次花。
- 吏隐:指做官。
- 抱关仍得傍烟霞:意为抱着关锁依然能欣赏到那美丽的风景和云霞。抱关,守关。
【赏析】
《答岑山人见问》: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岑山人的一首赠答诗。岑山人对作者的离去表示了关心并问起他的去向。作者回答说自己远赴南方去了,并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首联直抒胸臆:“问余何事谢京华,远向南州寄一家。”这是诗人对岑山人的询问的回答。诗人说,我之所以离开京城来到这里,是为了躲避朝廷的纷争和官场的污浊,所以只能远离京城,到南方去隐居。这里的“谢京华”指的是告别京城。这里的“寄一家”则是指寄居他乡。
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兴似步兵缘嗜酒,地如勾漏为丹砂。”诗人说,我的兴趣爱好就像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一样,因为我喜欢喝酒,所以生活得十分快乐。而这里的“勾漏”则是指产丹砂的地方,因为丹砂在古代被视为贵重的药材,所以这里也暗喻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他对生活态度的豁达:“枫看江上三秋叶,荷挹湖中几度花。”诗人说,我看着江上的枫树叶子已经凋零了,而湖中的荷花也已经开过了好几次花。这里的“三秋叶”和“几度花”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慨时光飞逝的情感。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官场的厌倦:“欲识此来兼吏隐,抱关仍得傍烟霞。”诗人说,想要了解我现在的生活状况,我已经辞去了官职,现在只能在这山水之间度过余生,而且还能享受着美好的风景和云霞。这里的“吏隐”指的是脱离官场的隐居生活。
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