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外臣还旧里,客来稀甚草堂闲。
乍逢野老频呼酒,惯学禅家独闭关。
树近书帷云冉冉,溪喧人语水潺潺。
广文肯枉篮舆过,五柳门前且看山。

【注释】

①施广文:即张九龄,唐开元年间宰相,有《感遇》诗。

②“自觉”句:作者自觉身为外臣,回到故乡后,与家人相聚,十分高兴。“客来稀”,指来客少,没有客人来访。

③草堂:草屋,诗人家乡的住处。

④野老:指隐居不仕的人。频呼酒:多次呼唤酒。

⑤禅家:佛家的修行者。闭关:闭门静坐修行。这里指隐居。

⑥树近书帷:指树木靠近书帷,指读书人。云冉冉:云缓缓飘动的样子。

⑦溪喧:溪水喧闹的声音。人语:人们谈话的声音。

⑧篮舆:竹制的轿子。枉:委屈,屈驾。过:经过。

⑨五柳:指作者家乡的地名,也指自己的住所。

【译文】

我自觉做外臣还回旧里去,客来很少,草堂闲散。

刚遇到隐居的老头频频呼唤酒,习惯了佛家的独居生活而闭门静坐。

树影接近书帷,云朵缓缓飘动,溪水喧哗,人们交谈着。

施广文肯屈驾经过我的茅舍吗?五柳门前且看山。

【赏析】

这是一首赠给友人的诗。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闲适和愉悦心情。

首联“自觉外臣还旧里,客来稀甚草堂闲”是说:我自觉做了朝廷外臣之后,回到了故乡,家里客人稀少,草堂很闲散。“自觉外臣还旧里”,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决心摆脱官场的纷扰,返回家园。“客来稀”,说明自己远离仕途以后,不再需要应酬,所以家中客人稀少,可以清静地读书、作诗,享受田园之乐。“草堂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喜悦之情。

颔联“乍逢野老频呼酒,惯学禅家独闭关”写自己与隐士交往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忽逢”“惯学”两个动词,写出了与隐士的亲切交往。“惯学”,表明作者已经习以为常了。“频呼酒”,说明隐士喜欢喝酒,而作者也喜欢喝酒。这两句写出了隐士的生活情趣以及作者与隐士的交往情景。

颈联“树近书帷云冉冉,溪喧人语水潺潺”描写了作者在读书时周围的景物。“云冉冉”描绘出天空云层的轻盈和悠闲,营造出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溪喧人语水潺潺”则描绘出溪水喧哗、人声鼎沸的情景,形成了动静相宜的鲜明对照。这两句既体现了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又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广文肯枉篮舆过,五柳门前且看山”是说:施君如果愿意屈驾经过我的茅舍吗?我家门前有五棵柳树,请你欣赏一下吧!施君(施闰章)字秋帆,江南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曾担任过礼部尚书等职。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施闰章的,表达他希望施君能到他家做客,欣赏一下他的隐居生活,并表示愿意为施君提供帮助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