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心更赤,竟以死遐荒。
英魂飘何许,愿返托班行。

【注释】

“哀邹汝愚”:哀悼邹应龙。

“六首”,即六首诗,共六首,这里仅选第三首。

“年少心更赤”:年轻时的心志更加纯洁。

“竟以死遐荒”:竟然因战祸死在边远荒漠之地。

“英魂飘何许”:英勇的魂魄飘流到什么地方?

“愿返托班行”:希望回到朝廷中来。班行,指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行列。

【赏析】

此为悼念友人之诗。邹应龙曾于隆庆三年(1569)任辽东巡抚,与戚继光合剿蒙古族女真族,屡立战功。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因反对神宗皇帝对倭寇用剿的策略而得罪,被削职为民,家居二十年。后起复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剑御史,总督两广军务。万历二年(1578),又因抗倭有功,再起任兵部尚书兼督五省军务,但不到三个月,因遭宦官刘瑾谗毁而罢归,家居十六年,终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去世,享年六十五岁。邹应龙生前忠君爱国,为官清廉,治军严整,深得军民爱戴;死后遗泽犹存,门生故旧纷纷为其撰文立碑,称扬不已。

全诗四句,前两句是作者追忆其人往事,后两句是对其人品的评价。“年少心更赤,竟以死遐荒”二句说,你年轻时胸怀壮志,却不幸死于边塞荒野。“英魂飘何许,愿返托班行”二句说,你那不屈的魂魄啊飘荡到什么地方了?你只愿意回归朝廷,重上仕途。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邹应龙的深切怀念和对他的崇敬之情。

诗人在这首诗里,对邹应龙的赞颂之情溢于言表,表现出一种至诚的友情和深厚的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