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正三旬,春晴连三日。
好友招我游,郊外收春色。
行行沙池东,遂及南城侧。
古祠肃衣冠,精舍扃云石。
怀古仰高贤,谈禅钦逸客。
池上曲通波,上有名园迹。
颓垣透亭台,水树疏篱隔。
凫渚落猿岩,由来亦陈迹。
言过青旭楼,登城迤东北。
右盼足松林,左顾饶甲宅。
谯楼鹳枝危,琳宫蛟锁涩。
比屋十万家,烟生炊草湿。
幸喜蒙岁穰,时闻歌帝力。
傍城为横涂,国制禁居室。
太平今无事,人家住颇密。
乍见开翠楼,骇瞩满朱橘。
日加霜色鲜,春华看秋实。
得此一快目,不觉城尖仄。
下瞰慈云庵,飞榭压池碧。
旁有数亩田,土膏将发脉。
北下永和门,城外旷阡陌。
遥看蚬子湖,树色尚有无。
前至董家窑,抟埴好型模。
铁线港可望,渔舟放鹈鹕。
歙贾竞漂布,白虹渴饮湖。
傍堑藤稍拂,依村桃树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诚斋集》中的作品,题为《萧湖纪游》。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

  1. “春来正三旬,春晴连三日。” —— 春天来了正好三周,连续三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
  2. “好友招我游,郊外收春色。” —— 好朋友邀请我去郊游,可以欣赏到满眼的春色。
  3. “行行沙池东,遂及南城侧。” —— 一路上走过了沙洲和池塘的东面,最终到达了南城墙的边上。
  4. “古祠肃衣冠,精舍扃云石。” —— 古老的祠堂里衣冠肃穆,精舍的门紧紧关闭着,门前有云石。
  5. “怀古仰高贤,谈禅钦逸客。” —— 怀念古代的高贤,敬仰那些超脱世俗的高人隐士。
  6. “池上曲通波,上有名园迹。” —— 池上的小路直通波涛之中,上面有着著名的园林的痕迹。
  7. “颓垣透亭台,水树疏篱隔。” —— 残破的墙壁穿过亭台,水边稀疏的树木隔断了视线。
  8. “凫渚落猿岩,由来亦陈迹。” —— 凫鸟栖息的岛屿、猿猴攀爬的岩石,这些都是历史上的遗迹。
  9. “言过青旭楼,登城迤东北。” —— 经过青旭楼后,登上城楼往东北方向看。
  10. “右盼足松林,左顾饶甲宅。” —— 向右望去是郁郁葱葱的松树林,向左望去是富丽堂皇的豪宅。
  11. “谯楼鹳枝危,琳宫蛟锁涩。” —— 高耸入云的谯楼,鹳鸟的树枝显得非常危险;华丽的宫殿被蛟龙锁住,显得十分幽静。
  12. “比屋十万家,烟生炊草湿。” —— 家家户户都有十万户人家,炊烟升起,草垛沾满了湿气。
  13. “幸喜蒙岁穰,时闻歌帝力。” —— 幸运的是今年丰收,经常能听到人们歌颂皇帝的恩德。
  14. “傍城为横涂,国制禁居室。” —— 城边有一条宽阔的街道,国家制度不允许私建房屋。
  15. “太平今无事,人家住颇密。” —— 如今天下太平,人们居住得非常密集。
  16. “乍见开翠楼,骇瞩满朱橘。” —— 忽然看见一座翠绿色的楼阁,满眼都是红彤彤的橘子。
  17. “日加霜色鲜,春华看秋实。” —— 阳光照耀下,霜色更加鲜艳,春天的花朵仿佛秋天的果实。
  18. “得此一快目,不觉城尖仄。” —— 因为眼前美好的景色,不知不觉地忽略了城墙上的尖锐不平。
  19. “下瞰慈云庵,飞榭压池碧。” —— 俯瞰慈云庵,飞檐翘角落在清澈碧绿的池水中。
  20. “旁有数亩田,土膏将发脉。” —— 旁边有几亩田地,肥沃的土壤即将冒出新的芽苗。
  21. “北下永和门,城外旷阡陌。” —— 向北走下永和门,城外是辽阔的田野和田间小路。
  22. “遥看蚬子湖,树色尚有无。” —— 远远地看到蚬子湖,树木的颜色仍然清晰可见。
  23. “前至董家窑,抟埴好型模。” —— 前往董家窑,那里的人擅长制作陶器。
  24. “铁线港可望,渔舟放鹈鹕。” —— 铁线港的景象可以远眺,渔舟上放着鹈鹕。
  25. “歙贾竞漂布,白虹渴饮湖。” —— 歙县的商人争相漂洗布料,一条白虹急切地饮用湖水。
  26. “傍堑藤稍拂,依村桃树疏。” —— 傍着小河的堤岸长着几棵藤蔓,靠近村子的地方有几棵桃花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