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面壁礼空王,飞锡南询到海方。
大地山河归法界,孤云野鹤寄行藏。
月明鹫岭千花现,潮拥龙宫一苇航。
学道几人登彼岸,漫因行脚叹津梁。
【注释】
①朝普陀:拜见普陀山。普陀山在浙江舟山群岛,为观音菩萨道场,为五山之一。
②几年面壁:几年来(指修行)一直坐禅打坐。
③飞锡南询:到南方去参访。
④归法界:归于佛教的范畴。
⑤孤云野鹤:比喻自己如浮云野鹤,飘忽不定。
⑥月明鹫岭:月光照映在鹫岭上,形容景色清幽。
⑦潮拥龙宫:潮水汹涌地涌向龙宫。龙宫为海中宫殿,此处泛指海中。
⑧学道几人登彼岸:学佛成道的人有几个能够达到涅槃的境地。
⑨行脚:出家修行之人步行到处参访。
⑩津梁:渡口桥梁,引申为旅途、人生等艰难险阻之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云松禅师朝礼普陀山而作,诗人以送行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与劝勉之情。全诗意境清幽,风格清新脱俗,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哲理性,耐人寻味。
首联“几年面壁礼空王,飞锡南询到海方。”意思是经过几年的坐禅修行,现在终于可以向南去普陀山参礼了。
颔联“大地山河归法界,孤云野鹤寄行藏。”意思是大地山河都已经回到了佛教的范畴,像孤云野鹤一样,寄托于自己的行藏之中。
颈联“月明鹫岭千花现,潮拥龙宫一苇航。”意思是月光下,鹫岭上的花都开了,潮水涌动,如同龙宫一般浩渺。
尾联“学道几人登彼岸,漫因行脚叹津梁。”意思是学习佛法的人有几个能够到达涅槃的境地,都是因为路途艰险才叹息的。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赞美普陀山的美丽风景和修行者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劝勉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修行过程的描绘和对佛法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精神追求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