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御神器,发政先施仁。
井田给饔餐,鸡犬供晨昏。
父母视赤子,宁忍一夫贫。
囹圄竟空虚,良用教化淳。
后人戴黄屋,理道遂因循。
刀笔吏作相,法律劳心神。
民始自生息,贫富谁能均。
㷀独尤可怜,糠秕度秋春。
一饱且不遂,七尺安能珍。
岂不愧为盗,饥寒诚逼身。
县官弗矜恤,法网仍逡巡。
彼民何独辜,展转秦复秦。
抚卷歌康衢,永怀陶唐民。
诗句释义与译文
圣王御神器,发政先施仁。
译:伟大的君王掌握着国家的神器,他施行政策时总是以仁爱为先。
井田给饔餐,鸡犬供晨昏。
译:通过井田制提供食物和衣服,鸡犬可以保证早晨和黄昏的供给。
父母视赤子,宁忍一夫贫。
译: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怎能忍受一个男子贫穷?
囹圄竟空虚,良用教化淳。
译:监狱最终是空的,这证明了良好的道德教化是多么的重要。
后人戴黄屋,理道遂因循。
译:后来的人们戴着黄色的帽子,遵循旧有的治国之道。
刀笔吏作相,法律劳心神。
译:那些只懂得书写文书的小官员成为宰相,法律制度让他们耗费了太多的心神。
民始自生息,贫富谁能均。
译:百姓开始有了生计,但是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又怎能被平等地看待?
㷀独尤可怜,糠秕度秋春。
译:只有那些像“㷀”一样的可怜人,他们的粮食只能勉强维持到秋天。
一饱且不遂,七尺安能珍。
译:仅仅满足于填饱肚子已经很难了,更不用说享受七尺长的尊贵了。
岂不愧为盗,饥寒诚逼身。
译:难道我们不感到羞耻吗?饥饿和寒冷迫使我们铤而走险。
县官弗矜恤,法网仍逡巡。
译:县官们既不体恤民众的疾苦,反而让法律网继续收紧。
彼民何独辜,展转秦复秦。
译:那些被冤枉的人难道只有他们独自承受罪责吗?历史的循环让人不禁感慨。
抚卷歌康衢,永怀陶唐民。
译:我抚摸着书卷走在康庄大道上,心中永远怀念着那陶唐氏时代美好的百姓生活。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代社会政治状况和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统治者以德治国、关注民生、避免严苛刑法的期盼。诗中的“㷀”形象代表了底层百姓的困境,通过对比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无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反思。整体来说,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切,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时代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