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同游白下门,五人今有一人存。
江山花柳年年发,折柳看花欲断魂。

【注释】沧:苍凉。

少小同游白下门:少小,指年轻时;白下门,即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附近的朱雀桥一带。

五人今有一人存:五个人中现在只留下了一个还活着。

江山花柳年年发:指南京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每年都在长出新枝,春意盎然。

折柳看花欲断魂:折柳,折柳送别是古代的一种风俗;看花,赏花,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爱好。

【赏析】这首七绝,写诗人对亡友的悼念之情,写得沉挚悲切,语浅情深。

“少小同游白下门”,起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意。“白下”指南京,南京地处长江下游,自古以来就有“六朝古都”之称。李白少年时代就曾漫游过金陵,并作《登金陵凤凰台》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这里用“白下门”作为南京的别称,既切合题意,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五人今有一人存”,这一句是说,当年和李白一同游历金陵的那些朋友,如今只剩下了李白一个人。这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又是对现实悲剧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有个人命运之感,又有时代沧桑之慨。

“江山花柳年年发”以下四句,写景抒情。“江山”、“花柳”,都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江山”泛指国家或国土。“花柳”,指春天里盛开的百花和柳树。“年年发”,意思是年年都有花开柳绿的景象。这四句诗,通过写“江”、“山”、“花”、“柳”年年生长,春光永驻,来表达作者对友人已逝的痛惜之情。然而,这种痛惜之情,并不是简单的哀痛,而是更深沉地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哲理性认识。

“折柳看花欲断魂”,最后两句,写诗人看到满眼的柳绿花红而想到自己的亡友,不禁伤心至极,几乎要哭断心魂。“欲断魂”三字,把诗人悲痛欲绝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语言也极为简练。诗中虽然只是写了“江山”、“花柳”和“折柳看花”这几个景物,却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