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凌烟画阁中。
敕赐勋臣绘图本,常将殿扆作屏风。
注释:年轻的天子十分重视边防功劳,亲自前往凌烟阁观看画卷。
敕赐勋臣绘制的画卷,常常被用来作为殿前的屏风。
赏析:此诗以“重边功”开篇,描绘了少年皇帝对边疆功绩的重视。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皇帝亲赴凌烟阁的情景,表达了皇帝对边疆功绩的重视。最后,诗人通过对勋臣绘画的描绘,展现了皇帝对边疆功绩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表现了皇帝对边疆功绩的重视,也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凌烟画阁中。
敕赐勋臣绘图本,常将殿扆作屏风。
注释:年轻的天子十分重视边防功劳,亲自前往凌烟阁观看画卷。
敕赐勋臣绘制的画卷,常常被用来作为殿前的屏风。
赏析:此诗以“重边功”开篇,描绘了少年皇帝对边疆功绩的重视。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皇帝亲赴凌烟阁的情景,表达了皇帝对边疆功绩的重视。最后,诗人通过对勋臣绘画的描绘,展现了皇帝对边疆功绩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表现了皇帝对边疆功绩的重视,也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注释】 寄友 其二:寄给朋友的诗,第二首。 风高楚天碧:秋风劲吹,天空湛蓝。 秋醉凤凰池:秋天饮酒如醉酒于凤凰池中。 京国三年客:京城为国都,故称“京国”,在这里作第三者,即诗人自己。作者曾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官,因事被贬,在京都长安生活了三年。 扁舟归独迟:乘扁舟回故乡,回家晚了一些。 满倾桑落酒:把桑椹酿成的美酒斟满酒杯。 折尽桂花枝:折下桂花枝
【注释】 妊姒:指周武王的妻子太王姬昌。兴周祚:复兴周国。涂山启:指商朝始祖契,在涂山娶到有氏之女简狄,生下商汤。万方仁覆:天下都受到仁德的覆盖。奕世:子孙众多。壸仪:礼法。元宫:即元子,指太子。赤子:指太子或婴儿。天永藏:上天永远保佑和保存。哀歌:悲叹的歌。逝水:流去的水。河汉:银河。 【赏析】 这首诗是哀悼太皇太后的挽歌。从诗中可知,太皇太后是周武王的妻子,她在周文王时去世,故称“兴周祚”
寄胡学士光大的第二首诗,诗人通过对胡光大深厚的情谊和对历史文献的珍视进行了表达。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上蔡音书近:指与胡学士通信的书信频繁,表达了对胡学士的思念之情。"上蔡音书"可能是指胡学士的籍贯,而“近”表示诗人收到这些书信的时间并不遥远。 - 高谈复论文:形容胡学士在学术上的高论或论文,诗人通过这个词语展现了胡学士学识广博、讨论问题时言辞犀利的特点。 -
【注释】前日:前天。及:到达。柴扉:简陋的柴门。行休:停止。得女寄来诗,是说你的女儿寄来了你的诗。处世如梦:指人生如同梦幻一般。劳生:劳累的生活。冰霜惟自洁:比喻只有自己能保持纯洁。穷达任何知:不论贫富贵贱,都没有什么可知道的。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其女儿胡光大的作品。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女儿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首句“前日及柴扉”,诗人回忆起了与女儿相见的情景
【注释】: 1. 寄友 其三: 诗作名。 2. 鹤发重华簪:形容人的头发洁白如银,华簪即簪花,比喻为官者清正廉洁。 3. 都门:指都城长安。 4. 家传三世学:家传是指祖辈传给父辈,父辈传给子孙的学问和技艺。三指的是三代。 5. 橐:古时用竹筒盛钱物。 6. 二疏金:指朝廷中两位有才能但未被任用的官员(疏,通“书”)。 7. 圣主:皇帝。恩如海:恩德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8. 故山:指故乡的山。
诗句释义: 1. “虚檐迸玉鸣,入夜转分明。” - 描述的是听雪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虚檐"可能是指屋檐不完整的部分,"迸玉鸣"形容声音清脆响亮,如同玉石碰撞。 2. “风响不相似,雨声无此清。” - 表示风声和雨声都不如雪声清脆,这里突出了雪的声响给人带来的独特感受。 3. “倚窗情不倦,拨火耳须倾。” - 诗人靠在窗户旁边,听着雪声,情感难以平静,甚至需要借助烧火来驱散心中的寂寞。 4
【诗词正文】 赠东平侯韩勋之云南 青春二十馀,文武竟谁如。 手握千钧鼎,胸蟠万卷书。 誓心依日月,尽力剪夔魖。 称尔封侯贵,云台画匪虚。 【注释】 (1)二十馀:二十,多用于数词后表概数。余:指人的年龄已过二十岁。(2)文武:指文事武备。竞:争。如:比。比喻或比拟。(3)千钧鼎:形容权力大、责任重大。(4)万卷书:形容学识渊博。(5)依日月:比喻志向远大,立志高远。(6)剪夔魖:比喻为国除害
【注释】 回京:回到京城。 逐客:被驱逐出境的客人。 圣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 圣恩:皇帝的恩德。宽逐客:皇帝对被驱逐出境的客人宽恕了。 万里:指遥远的路程。 听归来:听到归家的消息。 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 凌烟阁:唐太宗在凌烟阁画功臣像的地方。 望海台:登上望海台远眺大海。 水翻翠浪拥,地拓碧天开。 水翻翠浪拥:水波翻涌,好像绿色的波浪拥过来。 地拓碧天开:大地被拓展开来
【释义】 太皇太后挽歌 其二:辅政的太后辅佐皇上,承天命协和圣谋。天上的星辰照亮帝座,月亮照耀着神州大地。仙驭远去蟾宫,祥云收拢凤阙。天下万方都失去了依靠,我泪湿了清秋。 【译文】 太皇太后挽歌 其二 辅助帝王,治理国家; 上天赐福,智慧谋略。 星星闪耀,照亮王座; 明月照耀,辉映中华。 仙人驾着车马,飞升到天宫; 祥云消散,凤阙收回。 天下万方,失去依靠; 泪水洒满秋天
【注释】 登天府:登上天子的宝座,指当皇帝。声名举国传:名声传遍全国。 凤池:凤凰池,汉代皇宫中养鸟的地方,此处代指宫廷。禁苑:皇宫的园林。 威凤:比喻帝王。青云:比喻高官厚禄。祥麟:吉祥的麒麟,这里借指贤才。 上林:指皇宫中的上林苑,古代皇家的园林。锦衣还: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家。 【赏析】 《寄友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寄友”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之情。首句直抒胸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本题中,“延英影对碧衣郎”意思是:在延英殿的暗影里对着身穿碧色衣服的皇帝; “天子垂帘亲考试”的意思是:天子亲自下帘子来主持考试; “宫人手里过茶汤”的意思是:宫女们端着茶水走过。 译文: 延英殿里,皇帝和大臣们的身影交相映衬,他们坐在各自的座位上
【注解】 都:京城;卿相:指朝中高官;弹冠:指官场上的升迁、辞别。意思是:京城中的官员都脱下帽子,准备去外地做官了。剩有:剩下,指文章;文章:这里指代自己的作品;县官:小官吏。他日:日后;轺车:古代一种轻便马车;循吏:指政绩良好的地方官。应尚笑刘宽:指将来的县官会笑着嘲笑刘宽那样施仁政。 【赏析】 《柬某明府》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那些为政清廉的地方官吏的赞美之情
注释: 赵广文:指赵蕃(1098—1171),字南野,号东山,成都人。南宋诗人。 来辱寄诗:来信给我寄来了一首诗。 开缄:打开信封。 云采动涟漪:如同云彩在水面激起了涟漪一般。 字江不用栽棠树:用这个字来形容江水,就像不用栽种桃树一样。 丹桂林中寄一枝:把春天寄托在桃花之中,就像把春天寄托在江水之中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收到赵蕃的诗歌后所写的回信。信中表达了他对赵蕃的赞美以及对他的感激之情
注释翻译: 楼观青红锁翠烟,树寒浓郁障空天。 这句诗描述了楼阁周围的景象。楼阁被绿色和红色的树木环绕,仿佛是一道锁住了翠烟的门。树上的树叶在寒冷中变得更加浓密,遮挡了天空。 此中谁是孤休客,还有严装下濑船。 这句话在感叹诗人自己的孤独。诗人在这里自问,在这寂静的环境中,谁才是孤独的旅客呢?同时,他还提到了“还有严装下濑船”,暗示着有人穿着整齐的服装,乘坐船只来到这里。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特点;然后,要了解古诗中常用典故及表达的情感,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注意诗中的用典和象征。最后,要能进行简单的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感受。 “墨鹰”指墨鹰,即苍鹰。第二句是写苍鹰搏击海涛的雄姿。下林、怒目的意象与“黑”相呼应,雄鹰振翅欲飞,其势如出笼之猛兽,其气如出洞之猛虎
墨鹰 其一 凛凛东风日未西,珊瑚枝上暂幽栖。 千山万怪藏踪迹,野旷青天不敢啼。 注释: 凛凛东风日未西:凛凛:形容风势猛烈的样子;东风:春风;日未西:太阳还未落到西边。 珊瑚枝上暂幽栖:珊瑚树的树枝上,暂时栖息着这只苍鹰。 千山万怪藏踪迹:千山万壑,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隐藏在踪迹里。 野旷青天不敢啼:荒野辽阔,蓝天高远,苍鹰也不敢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墨鹰自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