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驿前津吏迎,金鸡岩下江水声。
金鸡飞上九天去,唯有空岩馀旧名。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先疏通文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上北刘其一:

金鸡驿前津吏迎,金鸡岩下江水声。

“金鸡驿前津吏迎”是诗人来到金鸡驿时所见的景象。金鸡驿,即金鸡驿口,在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区东门城关外。金鸡驿口,是古时通往北方的要道,所以诗人在此地看到驿吏迎接,自然感到欣喜。驿官是负责接待来使的,这里驿官见到诗人,必然是热情招待,迎接诗人的到来。“金鸡岩下江水声”是诗人来到金鸡岩后所闻之声。金鸡岩位于湘江岸边,岩石上有一块巨石,形如金鸡,每当江水涨满时,石顶便有一股泉水从上面流出,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这就是有名的“金鸡鸣渡”。因此诗人来到这里,听到的是那悦耳动听的江水声。

金鸡飞上九天去,唯有空岩馀旧名。

诗人来到金鸡岩之后,抬头仰望,见一只雄健有力的大公鸡,正展翅高飞,直向云霄而去。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场面!诗人被这气势恢宏的画面所感染,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上北刘》。诗人站在岩石之上,只见那只雄壮的大公鸡已经飞上了蓝天,只留下一个空空的岩洞。而这个空荡荡的岩洞,正是当年人们为了纪念这只大公鸡而得名。诗人在这里看到了历史的变迁,也看到了时代的沧桑。他站在岩石上,望着那曾经热闹非凡的岩洞口,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往事。他想到了那些为了纪念这只雄壮的公鸡而命名的岩洞,想到那个曾经热闹非凡的岩洞口……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深地感叹道:如今,那只雄壮的大公鸡已经飞上了蓝天,只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岩洞。而那个曾经热闹非凡的岩洞口,也已经变得人迹罕至。诗人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夕阳西下,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片美丽的山林。

赏析:“空岩余旧名”,点出岩洞名称与“旧名”有关,说明岩洞名称由来已久;又暗示岩洞曾为人们所重视。

【答案】

译文:

金鸡驿前津吏迎,金鸡岩下江水声。

金鸡飞上九天去,唯有空岩馀旧名。

注释:

上北刘:指诗题中的这首诗。上北:指诗中所写的地点在北方。刘:指南方。

金鸡驿:地名,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因驿口有一巨石像金鸡而得名。

津吏:驿馆的官吏。金鸡:指驿口旁一巨石像金鸡而得名。

岩下:指岩洞附近。江水声:指湘江之水声。

飞上:形容大公鸡展翅高飞的样子。

九天:指天上最高的一层天。旧名:古人命名的习惯,以物取名,以事取名。旧名:指过去的名称。

赏析:

首联写诗人来到驿前和岩下时所见的景象。驿前,驿吏迎接;岩下,江水潺潺。

颔联写诗人来到金鸡岩后所闻之声。“金鸡鸣渡”,是湘西著名的景观之一。“岩”字用得好,突出了岩洞的特色,使人仿佛看到了那雄健有力的大公鸡正在岩洞口昂首挺胸,准备展翅高飞,直冲云霄。

颈联描写公鸡飞上天空后所留下的空旷景象,以及它的名字。岩洞上空,一片空旷寂静;岩洞内壁,却依然留有“旧名”。诗人对这一情景感触颇深。

尾联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金鸡飞上九重天,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岩洞;金鸡鸣过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了空无一人的岩洞。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金鸡鸣渡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