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棹入花泾,杨柳芙蓉接水亭。
野老尚能谈故事,乡僧争请说新经。
楸梧雨外闻啼鸟,楼阁烟中见湿萤。
欲写别离无限意,孤鸿遥没越山青。

注释:

秋风一棹入花泾,杨柳芙蓉接水亭。野老尚能谈故事,乡僧争请说新经。楸梧雨外闻啼鸟,楼阁烟中见湿萤。欲写别离无限意,孤鸿遥没越山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感慨。

首句“秋风一棹入花泾”,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秋风轻轻吹过花泾,水面上的荷花和荷叶摇曳生姿,与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这一句既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又为下文的离别情绪做了铺垫。

第二句“杨柳芙蓉接水亭”,进一步描绘了花泾的美景。杨柳依依,芙蓉盛开,它们相互依偎,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水亭作为观景的好地方,使得整个景色更加生动。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野老尚能谈故事,乡僧争请说新经”,描述了花泾的居民们热情好客的性格。他们不仅谈论着古老的故事,还争相邀请诗人听新编的经文。这体现了花泾居民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文化的热爱。

第四句“楸梧雨外闻啼鸟,楼阁烟中见湿萤”,描绘了雨后的花泾景色。楸树梧桐在雨后显得更加翠绿,鸟儿在雨外啼哭;而楼阁烟雾缭绕,仿佛有湿萤闪烁。这一句既展现了花泾的幽静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最后两句“欲写别离无限意,孤鸿遥没越山青”,则是诗人对离别情感的表达。他想要写下离别的无限之意,但无奈只能看着孤独的鸿鹄消失在越山的青山之中。这两句既反映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花泾的自然风光和居民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