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屋雪天自拥衾,忽逢至日动孤吟。
即今门径人踪绝,何处梅花月影深。
剡水尚思回夜棹,燕山犹记满朝簪。
君来正是闭关夕,共我围炉坐竹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郑于石的赞赏和怀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草屋雪天自拥衾,忽逢至日动孤吟。”
注释:在寒冷的雪夜中,我抱着被子独自取暖。忽然间,太阳升起,让我忍不住开始独自吟诵。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里,因为寒冷而难以入眠的情景。他只能抱着被子,默默地等待天亮。当太阳升起时,他感到心情愉悦,情不自禁地开始吟诵。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句:“即今门径人踪绝,何处梅花月影深。”
注释:现在门前的道路上没有人行走,连梅花的影子也显得深沉。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寂静和冷清。门前无人,只有梅花的影子深深地映在地上,显得格外深邃。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又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剡水尚思回夜棹,燕山犹记满朝簪。”
注释:我想起曾经乘坐夜船游览剡溪的景致,还记得当年满朝文武都佩戴着簪子。
赏析:这句诗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诗人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对自己青春岁月的怀念。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剡溪上乘夜船游玩的经历,还回忆起了当年的盛况,那时的文武百官都戴着簪子,象征着他们的荣耀和地位。这一句既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抱负,又反映了他对过去的珍视和怀念。
第四句:“君来正是闭关夕,共我围炉坐竹林。”
注释:你来了正好是关闭城门的时候,我们围坐在火炉旁,一起坐在竹林中。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欢迎友人来访的欣喜之情。他们约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相聚,共同度过一个温馨的时光。围坐在火炉旁,享受着冬日里的温暖和舒适;一起坐在竹林中,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和宁静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还体现了他们追求自然、崇尚简朴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