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绮绊山游,云林意转幽。
苔愁金屐齿,花妒锦缠头。
阳焰红将敛,晴岚翠欲流。
清樽兴不尽,邀月坐岑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内容如下:

游法华寺晚归再饮遥岑楼
罗绮绊山游,云林意转幽。
苔愁金屐齿,花妒锦缠头。
阳焰红将敛,晴岚翠欲流。
清樽兴不尽,邀月坐岑楼。

注释

  • 罗绮:指华丽的衣裳。
  • 绊山游:意为在山林中游玩。
  • 云林:形容林木茂盛如云海。
  • 阳焰:指夕阳的余晖。
  • 晴岚:指晴朗的山间云雾。
  • 清樽:指清澈的酒杯。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法华寺游玩之后,傍晚时分返回并再次登上遥岑楼的情景。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色、情感以及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开头两句“罗绮绊山游,云林意转幽”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游玩的场景,罗绮象征着繁华和华丽,而山游则表达了自由自在的意境。”云林意转幽”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之美。

接下来的诗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苔愁金屐齿,花妒锦缠头。”这里的“苔愁”和“花妒”分别描绘了苔藓和花朵在夕阳下的美丽与哀愁,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感慨。同时,“金屐齿”和“锦缠头”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林间的样子,金屐和锦头象征着尊贵和华丽。

随后的诗句“阳焰红将敛,晴岚翠欲流”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阳焰代表着夕阳的光辉,晴岚则是指山间的云雾,两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清樽兴不尽,邀月坐岑楼”则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以及对夜晚景色的期待。清樽即清澈的酒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洁和宁静。而“邀月坐岑楼”则描绘了诗人邀请月亮一同坐在高楼上欣赏美景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