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入琅琊不计重,沿溪秋水映芙蓉。
肯辞披草寻幽径,安得诛茅住乱峰。
盘谷可当韩子序,武夷应有紫阳踪。
老僧会得西来意,尽日跏趺对古松。

诗句如下:

山入琅琊不计重,
沿溪秋水映芙蓉。
肯辞披草寻幽径,
安得诛茅住乱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琅琊寺的山水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山入琅琊不计重”意味着在诗人眼中,山林之美超过了一切重量,展现了其对自然的崇高敬意。而“沿溪秋水映芙蓉”则描绘了一幅秋天溪流旁芙蓉盛开的美丽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山水之间。

诗人接着写道:“肯辞披草寻幽径,安得诛茅住乱峰。盘谷可当韩子序,武夷应有紫阳踪。”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寻找幽静之地的渴望以及实现隐居生活的理想。他愿意放弃世俗的追求,寻找一处能够修身养性的清幽之所,同时希望在武夷山找到类似韩愈、张载等人的足迹,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提升。

最后两句是:“老僧会得西来意,尽日跏趺对古松。”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的理解及其内心的平和。他与一位老僧共修,领悟到了佛教的真谛,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冥想和修行与自然融为一体,终日盘腿坐着,面对苍老的松树,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琅琊寺和庄定山韵》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境界追求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