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峰。
涧流千丈瀑,崖长万年松。
少室留苍鹿,番君现小龙。
布鞋从此制,云峤寄遐踪。
折桂寺
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峰。
涧流千丈瀑,崖长万年松。
少室留苍鹿,番君现小龙。
布鞋从此制,云峤寄遐踪。
译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折桂寺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诗中“折桂寺”指的是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嵩山的一座古老寺庙,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首句“境岂浮屠胜”,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庙美景的赞美。他认为这里的景色远胜于其他寺庙。这里的“境”是指寺庙所处的环境,即周围的自然景观;“浮屠”指的是佛教建筑,通常用来形容寺庙等宗教场所;“胜”则表示胜过、优于。
“东南秀此峰”描绘了寺庙所在的山峰在东南方向显得尤为秀丽和壮观。这里的“秀”字形容山峰之美,给人一种秀美之感。
第二句“涧流千丈瀑”,进一步描述了寺庙附近的水流景观。这句诗通过“涧流千丈瀑”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宏伟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三句“崖长万年松”,则转向了对寺庙所在山崖上万年青松的描绘。这里的“万年松”意味着这些松树生长时间悠久,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这也反映了大自然的恒久和宁静,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第四句“少室留苍鹿,番君现小龙”,继续描述了山林中的野生动物。这里提到的“少室”是一座著名的山名,而“苍鹿”和“小龙”分别指代山上的鹿群和传说中的龙形生物。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动物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处,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神秘感。
第五句“布鞋从此制”,则转向了对生活用品的描写。这里的“布鞋”指的是一种用布制成的鞋子,它与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在这里的生活体验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一句“云峤寄遐踪”,则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与探索的向往。这里的“云峤”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而“寄遐踪”则表示寄托远方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