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东风急雨声,晓逢佳节是清明。
篷窗春色柳枝挂,茶灶新烟榆火生。
彩索秋千花外稳,画船箫鼓月中鸣。
因思往岁朝陵后,兄弟赓酬百韵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逐诗句乃至逐字词分析,最后用精炼的文字分点概括出诗句在语言、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即可。
本诗前四句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在阳谷道中所见之景:昨夜的东风,把春雨声吹得急促而又响亮;清晨出门,恰逢清明佳节;篷窗外,柳枝随风飘舞;茶灶旁,新烟袅袅升起。“彩索秋千花外稳,画船箫鼓月中鸣。”诗人抓住清明佳节这一特定时间,细致入微地描绘出了阳谷道中的美景:“彩索秋千花外稳”是说彩索秋千挂在鲜花繁茂处,显得十分稳固;“画船箫鼓月中鸣”是说画船在月亮照耀下,箫管鼓瑟之声阵阵传来。后四句写清明节后的感想与回忆:回想去年春天,兄弟三人同去陵墓祭祀先祖的情景;现在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能写出百韵长诗,来抒发心中对先祖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昨夜东风急,把春雨声吹得很急促;晓逢清明日,又逢佳节好时光。蓬窗春色浓,柳枝垂挂;茶灶新烟起,榆火燃烧。
彩索秋千挂,花外十分稳定;画船箫鼓鸣,月中声响悠扬。因思往岁朝,兄弟三人同去祭扫;今虽已老,仍能写出百韵长。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阳谷道中的清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清明佳节的喜爱和对兄弟三人同去祭扫的怀念之情。首联“昨日东风急”“晓逢佳节是清明”,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清明佳节的到来,以及诗人对清明这个节日的喜爱。颔联“篷窗春色浓,柳枝垂挂”以“春色”和“垂挂”两个词语,将清明时节的景色描绘得如画般美丽。颈联“彩索秋千挂,花外十分稳定;画船箫鼓鸣,月中声响悠扬”,则将清明佳节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郁热烈。尾联“因思往岁朝,兄弟三人同去祭扫;今虽已老,仍能写出百韵长”,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兄弟三人同去祭扫的怀念之情,还表现了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能写出百韵长诗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