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蒙洲好住居,停舟试问近何如。
几家烟火秋风里,数里丘墟野烧馀。
月夜惊乌犹绕树,夕阳归犬暂依庐。
于今狐兔皆歼灭,幸免城殃及子鱼。
【注释】
- 蒙洲:泛指今安徽省境内地区,因地处长江北岸,有山无水,故称蒙洲。2. 好住居:适宜居住。3. 停舟试问:在船上停下询问。4. 几家烟火:几家人家炊烟袅袅。5. 秋风里:秋天的风中。6. 丘墟:小土山、丘陵等废墟。7. 野烧余:野火过后的余烬。8. 月夜惊乌:月光下惊动了乌鸦。9. 夕阳归犬:夕阳西下时,一只狗回家。10. 于今狐兔皆歼灭:现在狐狸和兔子都灭绝了。11. 子鱼:古地名,位于蒙州一带。12. 幸免:未遭灾祸。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诗人韩翃被贬到江西吉安郡任司马时作。当时正值秋天,诗人沿赣江逆流而上,经过蒙州一带,见秋水连天,满目疮痍,遂写下此诗。首二句“人道蒙洲好住居,停舟试问近何如”,写诗人初到此地,不知是否适宜居住,便停船询问;“人道”二字,点明这是诗人主观臆测。三四两句“几家烟火秋风里,数里丘墟野烧余”,写诗人看到蒙州一带残破荒凉的景象,只见几家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但周围却是一片瓦砾,野火烧过的痕迹还依稀可见。五六句写诗人所见所闻,写得很细腻生动:“月夜惊乌犹绕树,夕阳归犬暂依庐。”乌鸦惊飞绕树,归家的狗儿依偎着篱笆屋檐。这些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使蒙州这一凄凉景象跃然纸上。七八句“于今狐兔皆歼灭,幸免城殃及子鱼”,写诗人经过一番观察之后,对蒙州的现状有了了解,认为这里虽然遭受战乱的破坏,但终未至于灭亡。最后一句“城殃及子鱼”,用典。唐德宗贞元年间,宰相杨炎为政,曾把江西、浙江两州的税赋全部改为上交给中央政府,以充军费,百姓深受其害。诗人在这里借指蒙州一带的老百姓。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不加雕饰,而感情真挚感人。诗人通过观察描绘出蒙州一带残破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百姓遭受战乱破坏的深切同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