骅骝远骋凤高飞,奈我于今出处非。
太守谩奇王子赣,功曹谁重尹翁归。
业勤经史从人笑,分守齑盐与世违。
常想拂衣归隐处,闲云流水旧柴扉。
【解析】
1.“骅骝”:骏马。比喻才能卓越的人。“凤”指凤凰,古代传说中的吉祥鸟。这里借凤凰高飞比喻自己才能的发挥和抱负的实现。
2.“奈”:无奈,无奈何。
3.“太守”:这里代指地方长官。“谩奇”:徒然称赞。
4.“功曹”:官名。汉代县尉的属吏,负责捕盗贼、督耕战,相当于现代公安局的刑警队长等。“谁重”:谁重视。尹翁归(jiāng wū guī):东汉官吏。本名翁归,字公明,会稽上虞(在今浙江上虞西南)人。曾任会稽都尉,因事被免职,遂隐居山泽,后出仕州郡。
5.“业勤”:事业勤奋。
6.“分守”:分别掌管。“齑(jī)盐”:即腌菜,泛指琐碎之事。“与世违”:与世间的事情隔绝。
7.“拂衣”:脱下衣服,表示辞谢。“隐处”:退隐的地方。
8.“常想”:常常想念。
9.“闲云”:悠闲自在的云彩。常用以形容人的清逸闲适的生活态度。“流水”:流动的溪水。常用来比喻人的生命历程或时光流逝。“柴扉”:柴门。指简陋的住所或家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才不遇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不满、追求理想生活的愿望以及对官场生涯厌倦的心理。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骅骝”“凤”“太守”“功曹”“业勤经史”,以及“拂衣归隐处”“闲云流水旧柴扉”等等。这些典故的使用,一方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使诗歌更加含蓄、深沉。
首联“自谓骅骝千里风,奈君何处非吾龙。”借用骏马骅骝千里风的喻义,表明自己的志向高远,希望施展自己的才干;而“奈我于今出处非”,则写出自己的处境,表达出内心的无奈。
颔联“太守漫夸王子赣,功曹谁重尹翁归?”这两句通过赞美太守的政绩和赞扬功曹的才华,暗示出自己对于功名利禄并不看重,而是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修养。同时,这也是对自己人生观念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颈联“业勤经史从人笑,分守齑盐与世违。”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方面,认为自己的工作虽然繁琐,但却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表示自己在世俗的束缚下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尾联“常想拂衣归隐处,闲云流水旧柴扉。”这两句则表现出作者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到家乡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享受那份宁静和美好。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