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沧江上,烟雨时冥冥。
遥隐江波白,复含江树青。
凫鹥近屡见,渔歌清可听。
何必抚图画,然后怡性灵。

胡学士山居六景 其三 沧江烟雨

忆昔沧江上,烟雨时冥冥。

遥隐江波白,复含江树青。

凫鹥近屡见,渔歌清可听。

何必抚图画,然后怡性灵。

【注释】

  1. 沧江:即长江,在今江苏、安徽两省之间。
  2. 烟雨:指烟雾和细雨交织的景象。
  3. 冥冥:模糊不清的样子。
  4. 遥隐:远处隐约可见。
  5. 复含:又包含了某种色彩。
  6. 凫鹥(fú yī):一种水鸟,俗称“野鸭”。
  7. 渔歌:渔民唱的歌。
  8. 性灵:性情与心灵。

【译文】
回想起以前在沧江之上,烟雾迷蒙,细雨蒙蒙。
远处江面显得朦胧,却又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白色的波浪。
江边的树木,被烟雾笼罩,呈现出一种青色。
不时可以看到凫鹥在湖中嬉戏,渔民的歌声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绘画来表现这种美丽的景象,才能使人心旷神怡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对沧江烟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将烟雾、白浪和江树的色彩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最后一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了读者对于艺术表现手段的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