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际文明世,谁甘畎亩民。
再来趋北阙,九月赴南闽。
红树吴门郭,青帘海上津。
有才当抚字,卓鲁亦何人。

【注】舒有常:人名,字不详。

永春:地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在文明世相遇的幸运,但谁肯甘心作一介草民;二联写友人将去往永春赴任,九月将到闽中;三联写友人将要离开吴门、海津,诗人对友人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末联写友人当政时一定会像管仲、萧何一样治理好百姓,为百姓造福。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幸际文明世,谁甘畎亩民。”幸际:有幸遇到。畎亩民:指平民百姓。此句言:有幸遇到这个文明的时代,谁愿意做个平民百姓呢?诗人认为,只有当官者才能享受文明,而平民百姓则永远只能过着贫苦的生活,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句。

“再来趋北阙,九月赴南闽。”“趋”:奔走。“阙”:宫门。“闽”:福建。此句言:你又要奔波于朝廷,九月就要前往福建任职。这两句是全诗的第一部分,诗人以“再来”、“九月”等词语,表达了对朋友的殷切期待之情。

“红树吴门郭,青帘海上津。”“红树”“青帘”,均指风景。“吴门”即苏州,“郭”:外城。“青帘”指船帆。此句言:在吴门城外,你驾船远行,经过海上,又见那一片片的红树林。“青帘”指船帆。这两句是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通过对吴门和海上景色的描写,渲染离别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动人的画面:友人即将离去,他驾着船离开了苏州,经过海上,到达了闽地。

“有才当抚字,卓鲁亦何人。”“抚字”:抚养子女的意思。“卓鲁”:指贤明的人。“亦”:也。此句言:你有才能,应当好好抚养百姓,那些卓鲁般的贤人也是人啊!诗人对友人寄予了深切的希望:他希望你在闽地能够好好治理百姓,让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深意长,含蓄蕴藉,富有真情实感,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谊,也反映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