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绂承恩下赤墀,凤池人赠凤凰枝。
南都昼永文书简,展玩时吟卫武诗。
题画竹 其一
冠绂承恩下赤墀,凤池人赠凤凰枝。
南都昼永文书简,展玩时吟卫武诗。
注释:
- 冠绂承恩下赤墀:戴着官帽,身穿礼服,在红色的台阶上接受皇帝的赏赐。
- 凤池人赠凤凰枝:比喻朝廷中有人像凤凰一样给予皇上恩惠。
- 南都昼永文书简:指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国家经常处于战乱状态,白天时间很长(昼永),因此文书和公文很多。
- 展玩时吟卫武诗:指在阅读公文、书写文字时,常常会吟咏卫武公(卫国国君)的诗句。
冠绂承恩下赤墀,凤池人赠凤凰枝。
南都昼永文书简,展玩时吟卫武诗。
题画竹 其一
冠绂承恩下赤墀,凤池人赠凤凰枝。
南都昼永文书简,展玩时吟卫武诗。
注释:
【注释】 1.过武城县:路过武城县。武城,今山东省夏津县。在黄河之南,为鲁西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洼,多湖泊沼泽地带,农业不发达。 2.河上皆民舍:河滩上布满了民舍,即水边有众多人家。 3.波光映苇扉:水中的波光倒映在芦苇门扉上,形容水天一色,景色优美。 4.青裙沽酒过:穿着青色裙子的女子买酒经过此处。这里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青裙女子,沽酒而过,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和情趣。 5.白发载鲜归
注释: - 草色荫松门:草木的颜色覆盖了松树林的门。 - 青山绿树村:村庄周围都是青山和绿色的树木。 - 种蔬成小圃:在院子里种植蔬菜,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菜园。 - 饮水必澄源:饮用水必须来自清澈的源头。 - 每究贤人乐:经常探究贤人的欢乐。 - 时同静者论:时常与安静的人讨论。 - 穷通自有分:无论贫富都有自己的道路。 - 非为薄华轩:不是为了装饰华丽的车轿。 赏析:
诗句释义 1 "高居傍城阙,隙地富园林。" 注释:居住在靠近城墙的地方,拥有一块间隙之地来建造花园。 2. "天风下修竹,锵锵韵玉琴。" 注释:在天空的微风中,吹动着修长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像玉琴的弹奏。 3. "浮觞清沼曲,憩石碧梧阴。" 注释:漂浮在清澈的池塘旁,在碧绿的梧桐树下休息。 4. "别有闻佳咏,因之仰素心。" 注释:听到了优美的诗篇,因此仰望自己的纯真心灵。 译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铁马载雕弓,身轻百战中。 注释: 铁马 - 指装备有铁甲的战马,象征勇猛;雕弓 - 形容武器精良,如雕般精美。这句话描绘了魏将军骑在威武之马上,手持精工制作的弓箭,身轻如燕,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场景。 2. 圣朝初偃武,高爵竟论功。 注释: 圣朝 - 指贤明的朝代,这里特指唐朝;偃武 - 停止战争,这里表示朝廷开始重视文化与修养;高爵 - 指高位,此处指官职或爵位
【注】舒有常:人名,字不详。 永春:地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在文明世相遇的幸运,但谁肯甘心作一介草民;二联写友人将去往永春赴任,九月将到闽中;三联写友人将要离开吴门、海津,诗人对友人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末联写友人当政时一定会像管仲、萧何一样治理好百姓,为百姓造福。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幸际文明世,谁甘畎亩民。”幸际:有幸遇到。畎亩民:指平民百姓。此句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典故等,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家惟经籍富,数世坐丘园”一句中“惟”,只有;“数世”,几个世代,多代;“坐丘园”指在山野间居住,过着隐居的生活。此句的意思是:家中书籍丰富,几代人都在山居闲居。 “善乐承先训,心清味道言”一句中“善乐”,喜好音乐
【注】林塘:山中的池塘,即“林泉”。 金门:《论语》载:“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居其位,谋其政。’”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有耻且格”,因此说:“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为政》。 西园:洛阳名胜之一,位于城西。 繁阴:茂密的树荫。 轻浪:细碎的水花,亦指细小的波浪。 玩芳:欣赏芳香,指赏花或品茶等。 坐久:坐着时间较长。 延月:拖延时间,多用以表示对人的挽留,此处指晚归。
【注释】 高巨川:即高骈,唐代诗人。临江:临安,今浙江杭州。 保障:指代作者本人。 耆旧:年老而德高望重的前辈。 令仪:美好的德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归隐后的所作,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首联“保障临江曲,荒城已半隳。”意思是说,我的祖辈曾经在临安这个地方建立过功业,可是如今只剩下一些破败的城墙了。这里用“保障”指代自己的家世和家族,“临江曲”指的是临安一带
【注释】 高邮:地名,在今江苏省。 四顾:四面环视。 苍茫极远天:形容视野开阔,天地相接,无边无际。 水云涵郡郭:指水面上飘荡的水雾和云彩映衬着高邮的城郭。 粳稻被湖田:指湖田中长满了粳稻。 草舍津头市,菱歌柳外船:指渡口边有卖草屋的商贩,湖边有唱着菱歌划着船的歌女。 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因旅途劳顿而感到忧愁,并不是因为离别而牵挂。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时所见所感
这首诗是诗人观海而创作的,作为临海令的作品。 第一句“作县临东海”,描述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第二句“当年眺览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三句“水云连浩渺,心境合昭融”,描绘了诗人在海边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第四句“已惬观澜趣,还思作楫功”,反映了诗人对海洋的热爱和对治理海洋的愿望。 最后一句“有才终利涉,非比望洋同”
【注释】太平:地名,今安徽怀宁。秋官:即御史,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筼筜(wén dāng):一种水生植物,又称藨竹、青竹,叶子细长,可作笔杆。五云:指天上的五彩云彩,象征祥瑞。 【赏析】这是一首咏竹诗。全诗通过描写竹的形象,赞美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首句“太平堤畔是秋官”,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卷,展现了秋官(即御史)巡视时的壮观场面;次句“门倚澄湖绿玉湾”,以“澄湖”为背景
【注释】 万里之官:指在外地做官。任敬让:字子安,洛阳人。参议:唐宋时中央设参议院,由中书、门下两省大臣担任。这里泛指朝廷的顾问。朔风:北风。潞河:即潞州河,今山西长治市东北。榆柳:榆树和柳树,落叶乔木。琅玕:一种玉名。 【赏析】 此为送别诗。诗人以“万里”、“朔风”等意象,烘托出与任参议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近河榆柳凋零尽”,既写出了季节特征,又写出了离别的时间,点明“欲别难”的主题
注释:与任敬让参议的离别之情。任敬让,字子美,成都人,曾任左拾遗。 译文:在仕途上十年来低眉顺从,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只盼着像凤凰那样高飞; 浣花溪畔有许多故乡的故人,我托付平安的思念寄托在远方。 赏析: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任敬让的惜别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而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注释】: 题脊令图三首 其三:题画。脊令,水鸟名。 清泉白石秋风里,下上和鸣相共怡:在清凉的山泉中,洁白的石头间,秋风里鸟儿互相应和,发出悦耳的鸣声,相互愉悦。 比似汤家好兄弟,临歧为赋在原诗:比喻说它好像汤家兄弟一样亲密无间(脊令)在山泉清澈的水边,洁白的石头之间,与秋风吹拂的水面,鸟儿互相应和,发出悦耳的鸣声,相互愉悦。 赏析: 这是一幅写景小诗。诗人以清泉、白石、秋风、鸟鸣等自然景物
题脊令图三首 其二 故人死别逾三纪,喜见传家有凤毛。清代闲官得名郡,心存忠孝道能高。 注释: 1. 故人:老朋友。死别:朋友去世。逾:超过。三纪:三十年。传家:家族相传。凤毛:指凤凰的羽毛,象征着高贵和尊贵。 2. 清代:指清朝时期。闲官:不担任实际职务的官员。得名郡:被任命为地方上的官职。心存:心中怀有某种情感或思想。忠孝:忠诚和孝顺。道能高:道德修养很高。 赏析:
【注释】: 1. 白云原上经行日,傍墓曾看草结庐。 白云原:指墓地所在地。经行:经过。傍:靠近。墓:墓地。草:野草。结庐:搭建草屋。 2. 今日都门复相送,绿袍分教赴姑苏。 都门:京城。绿袍:绿色的官服。分教:要使……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临别赠言。首联写诗人在白云原上走过,看到坟墓旁的野草上搭了一座草庐,这是朋友生前的居处。次联写今天又在都城门外为朋友饯别,并嘱咐他要到姑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