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城中竟不归,闲依泉石谢尘羁。
世人谁不知名姓,时有扣门来请医。
【注释】
1.题李处士画:指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为文长画山水序》中的名句:“夫去今之愈远,其迹愈奇;他山之愈高,则我观愈下。每逐新意而变常形,物固有所见与不及者,若乃逸领神解,笔踪空外,斯固凌跨终古,而卓乎不群。故夫圣人之奥,朱紫失色;灵虚生白,争似直接来仪。夫天地运合,万物尽然,而以其欲言天之诡秘,则难陈于理意;以拟议其所不能到者,那么有可穷者矣。今将图绘事状,遗存厥令。其兴坏由人,不其昭昭乎!于是观象制图,固有法度。今君实图写古以为新,虽倾筐倒瓮,适足以增其丑,而不知予者,正裂土而死耳!”
2.一去城中竟不归:诗人自谦自比“文长”,说自从离开京城长安之后,就再没有回来过;“竟”是副词,表示语气的完全或彻底,相当于“竟无”。3.闲依泉石谢尘羁:诗人说自己闲居在山林泉石之间,远离尘世纷扰,超脱尘世俗情。4.世人谁不知名姓:世人都认识他的名和字;“谁不”是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的语气。5.时有扣门来请医:当时有人敲门来请医生治病;“时有”是动词,表示有时。6.扣:敲击。
译文:
离开京城后再也没有回到过,闲暇地依偎在泉石之间,远离了尘世纷扰。
世人谁不认识我的姓名,时不时有人来敲我的门,请我来看病治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文人雅士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中过着清静的生活。他远离了繁华的城市生活,不再为世俗所累,而是选择在山林泉石之间度过自己的余生。他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宁静和安详。
诗的开头两句“一去城中竟不归,闲依泉石谢尘羁。”诗人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厌倦之情。他告别了喧嚣的城市生活,选择了一种更为宁静的生活方式,即在泉水、石头之间隐居生活,远离尘世纷扰。这种生活方式使他得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接下来的两句“世人谁不知名姓,时有扣门来请医。”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尽管诗人在世人面前是一个知名的人物,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低调和谦逊的态度。有时还会有人上门拜访,向他求医问药,这更增加了他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满足或骄傲,反而更加珍惜自己的清闲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的淡泊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