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云霄翥翠鸾,画图犹似倚窗看。
台中别有凌霜柏,与尔青青共岁寒。
注释:御史大人在竹索上题诗,
千尺云霄中飞翔的翠鸾,画图中仿佛就在眼前。
台外有一棵凌霜柏树,与你一同度过寒冷的冬天。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翠鸾比喻王御史,以画图、凌霜柏象征其高洁的品质,表达了对王御史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千尺云霄翥翠鸾,画图犹似倚窗看。
台中别有凌霜柏,与尔青青共岁寒。
注释:御史大人在竹索上题诗,
千尺云霄中飞翔的翠鸾,画图中仿佛就在眼前。
台外有一棵凌霜柏树,与你一同度过寒冷的冬天。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翠鸾比喻王御史,以画图、凌霜柏象征其高洁的品质,表达了对王御史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注释】 1.过武城县:路过武城县。武城,今山东省夏津县。在黄河之南,为鲁西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洼,多湖泊沼泽地带,农业不发达。 2.河上皆民舍:河滩上布满了民舍,即水边有众多人家。 3.波光映苇扉:水中的波光倒映在芦苇门扉上,形容水天一色,景色优美。 4.青裙沽酒过:穿着青色裙子的女子买酒经过此处。这里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青裙女子,沽酒而过,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和情趣。 5.白发载鲜归
注释: - 草色荫松门:草木的颜色覆盖了松树林的门。 - 青山绿树村:村庄周围都是青山和绿色的树木。 - 种蔬成小圃:在院子里种植蔬菜,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菜园。 - 饮水必澄源:饮用水必须来自清澈的源头。 - 每究贤人乐:经常探究贤人的欢乐。 - 时同静者论:时常与安静的人讨论。 - 穷通自有分:无论贫富都有自己的道路。 - 非为薄华轩:不是为了装饰华丽的车轿。 赏析:
诗句释义 1 "高居傍城阙,隙地富园林。" 注释:居住在靠近城墙的地方,拥有一块间隙之地来建造花园。 2. "天风下修竹,锵锵韵玉琴。" 注释:在天空的微风中,吹动着修长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像玉琴的弹奏。 3. "浮觞清沼曲,憩石碧梧阴。" 注释:漂浮在清澈的池塘旁,在碧绿的梧桐树下休息。 4. "别有闻佳咏,因之仰素心。" 注释:听到了优美的诗篇,因此仰望自己的纯真心灵。 译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铁马载雕弓,身轻百战中。 注释: 铁马 - 指装备有铁甲的战马,象征勇猛;雕弓 - 形容武器精良,如雕般精美。这句话描绘了魏将军骑在威武之马上,手持精工制作的弓箭,身轻如燕,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场景。 2. 圣朝初偃武,高爵竟论功。 注释: 圣朝 - 指贤明的朝代,这里特指唐朝;偃武 - 停止战争,这里表示朝廷开始重视文化与修养;高爵 - 指高位,此处指官职或爵位
【注】舒有常:人名,字不详。 永春:地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在文明世相遇的幸运,但谁肯甘心作一介草民;二联写友人将去往永春赴任,九月将到闽中;三联写友人将要离开吴门、海津,诗人对友人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末联写友人当政时一定会像管仲、萧何一样治理好百姓,为百姓造福。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幸际文明世,谁甘畎亩民。”幸际:有幸遇到。畎亩民:指平民百姓。此句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典故等,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家惟经籍富,数世坐丘园”一句中“惟”,只有;“数世”,几个世代,多代;“坐丘园”指在山野间居住,过着隐居的生活。此句的意思是:家中书籍丰富,几代人都在山居闲居。 “善乐承先训,心清味道言”一句中“善乐”,喜好音乐
【注】林塘:山中的池塘,即“林泉”。 金门:《论语》载:“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居其位,谋其政。’”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有耻且格”,因此说:“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为政》。 西园:洛阳名胜之一,位于城西。 繁阴:茂密的树荫。 轻浪:细碎的水花,亦指细小的波浪。 玩芳:欣赏芳香,指赏花或品茶等。 坐久:坐着时间较长。 延月:拖延时间,多用以表示对人的挽留,此处指晚归。
【注释】 高巨川:即高骈,唐代诗人。临江:临安,今浙江杭州。 保障:指代作者本人。 耆旧:年老而德高望重的前辈。 令仪:美好的德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归隐后的所作,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首联“保障临江曲,荒城已半隳。”意思是说,我的祖辈曾经在临安这个地方建立过功业,可是如今只剩下一些破败的城墙了。这里用“保障”指代自己的家世和家族,“临江曲”指的是临安一带
【注释】 高邮:地名,在今江苏省。 四顾:四面环视。 苍茫极远天:形容视野开阔,天地相接,无边无际。 水云涵郡郭:指水面上飘荡的水雾和云彩映衬着高邮的城郭。 粳稻被湖田:指湖田中长满了粳稻。 草舍津头市,菱歌柳外船:指渡口边有卖草屋的商贩,湖边有唱着菱歌划着船的歌女。 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因旅途劳顿而感到忧愁,并不是因为离别而牵挂。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时所见所感
这首诗是诗人观海而创作的,作为临海令的作品。 第一句“作县临东海”,描述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第二句“当年眺览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三句“水云连浩渺,心境合昭融”,描绘了诗人在海边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第四句“已惬观澜趣,还思作楫功”,反映了诗人对海洋的热爱和对治理海洋的愿望。 最后一句“有才终利涉,非比望洋同”
【注释】 题马 其一:题诗在马上,以马为题。冀北:指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古时称为冀州。 ①湿津津:湿润的光泽。云影:指马身上的云雾般的毛皮,比喻其颜色如云般洁白而润泽。②冀北:指今河北省一带地区,古时称为冀州。③能空:不能空走或无用。 ④踣(bó)铁犹矜千里足:倒下的铁还自恃有千里脚的功能。⑤连钱:形容马蹄像钱币一样,形状圆且有棱角。五花文:指马的鬃毛和尾梢上覆盖着各种花纹。 赏析:
注释: 曾随六御历沙场,初解钩膺白玉镶。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曾经跟随皇帝征战沙场,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年轻的战士,身上挂着玉饰。 只合清时谢羁束,春风散诞华山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应该感谢皇帝没有束缚我,让我像春风一样自由地在华山阳游玩。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前两句描绘了诗人曾经的英勇形象和他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意和对未来的期待
翠黛连山绿涨堤,扁舟长倚岸东西。 人家知是吴兴往,还傍苕溪傍霅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美景,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首句“翠黛连山绿涨堤”,形象地描绘了山峦与绿色堤岸交织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接着,“扁舟长倚岸东西”则展现了江面上小船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最后一句“人家知是吴兴往,还傍苕溪傍霅溪”巧妙地点明了作者的地理位置
【注释】:王孟安笔花轩 其三 当代中书海内传,尚论勋业不论钱。 赠公凭写天人策,肯逐扬雄浪草玄。 王孟安:王世贞的字。中书:指中书省,古代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这里指王世贞的职务。海内:指朝廷内外。尚(shang)论:评论。勋业:功勋事业。不论钱:不计较金钱。凭:根据。天人策:天上人间的谋划策略。肯逐扬雄浪草玄:不愿意像扬雄那样空谈玄理,而要脚踏实地地为国出谋献策。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清世高才与博闻,轩中来访日纷纷”,此句是说王孟安的才华和学问都是清高的,所以到他那里的人络绎不绝;“文章谁合传千载”,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使《周易》的文章流传千古?“三秀灵芝五色云”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如灵芝一样美丽的三秀,像五彩云彩一样的文采。 【答案】 译文: 在清静高雅的书房中,高才大德的人都来拜访他,络绎不绝;谁能使《周易》的文章流传千古?有如灵芝一般美丽
【注释】 王孟安:即王孟安,人名。笔花轩:指书画之馆。进:献上,呈献。天章:天子的命令、圣旨。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王孟安的画馆里,受到皇帝的召见并得到御笔亲书。 首句“丝纶阁下染龙香”,点明地点和原因。丝纶为皇帝赐给文臣的诏书,此处指皇帝的御笔;龙香是皇帝所赐的香。诗人受宠若惊,沾恩自喜,于是引出第二句“幸得蒙恩侍玉皇”。玉皇,指皇帝,这里暗用唐玄宗时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