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市里浩漫漫,车马东西引避难。
独起高楼出尘外,青山天际卷帘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句内容,体会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红尘市里浩漫漫,车马东西引避难”,写在红尘都市中人如潮水般来往,车马如梭,人们都在为生活而奔波,四处躲避。“独起高楼出尘外,青山天际卷帘看”,诗人登上高楼放眼望去,那青山之巅仿佛是一幅卷起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答案】
(译文)红尘都市中人来人往,像流水一样,车马往来不停,人们为了躲避灾祸到处寻找避难之所。我独自登上高楼,站在高处,远远地望着远处的青山,仿佛是一幅卷起的图画。
注释:
红尘市里浩漫漫,车马东西引避难——红尘市里:指繁华的城市,这里指南昌。浩渺:宽广无边的样子。车马东西:形容车马奔驰繁忙的景象。引避难:指躲避灾祸。
独起高楼出尘外,青山天际卷帘看——独起高楼:只有一个人高高地站在楼顶。青:青山。天涯:天边。卷帘:卷起窗帘。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在南昌市内所见的繁华景象。“红尘”点明地点,“浩漫漫”描绘了车马行人的繁忙场面。“引避难”写出了人们在纷乱的社会现实中为了生存而四处奔忙的情景。次句紧承首联,诗人登楼远眺,只见青山巍然耸立,与天相接。“卷帘”,即把窗户打开,让风吹进来。从视觉上看,诗人好像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人间;从时间上看,则又仿佛是在黎明前欣赏着初升的太阳。这两句既写了“出尘外”,也暗含了作者要“引避”之意,因为诗人此时远离尘嚣,远离纷争,正合于“出尘界”。
第三句是全诗的高潮。“独起高楼”四字,不仅表明了诗人的孤独处境,而且表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他站在高楼之上,目送青山,心中顿生无限感慨:青山虽然美丽,但是人世间的纷争、烦恼却是难以摆脱的。因此,他只能卷起窗帘,遥望青山之外。“卷帘看山”这一细节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眼中的世界。
这首诗的结尾两句看似平常,实际上富有深意:“青山天际卷帘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只看见青山苍翠欲滴,云雾缭绕。他虽然身居喧嚣之地,却能够超脱世俗之累,看到青山之外的另一番风景。这种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