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传胪起一经,青春为郡引双旌。
晴瞻岱岳连齐甸,晚带淮潮过楚城。
千里桑麻相映绿,诸生弦诵有馀清。
州侯旧说孙莘老,想见怀贤系远情。

【注释】

金殿传胪:指科举考试及第后,皇帝在金殿上宣诏授官。起一经:指考取功名。青春:年青人。为郡引双旌:指罗知州担任郡守,手持两枝旌旗(古代的一种仪仗)。岱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齐甸:指齐国故地,今山东临淄县。淮潮:指淮河的潮水,即淮河之水。楚城:楚国故地,今河南淮阴市。桑麻:指桑树和麻,都是农作物。弦诵:指读书声。清:声音清脆。孙莘老:指宋代文学家苏轼,因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故称孙莘老。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作者为罗知州送行时所作的。全篇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罗知州的祝愿与期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对友情的珍重与怀念。

首联“金殿传胪起一经,青春为郡引双旌。”诗人以送别为题,首先描写了罗知州赴任的场景。金殿传胪是科举考试及第之后,皇帝在金殿上宣诏授官。这里用典自比,暗示自己虽然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与罗知州相比还是稍逊一筹。青春为郡引双旌,则描绘了罗知州年轻有为,被朝廷派遣去任郡守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罗知州的赞美之情。

颔联“晴瞻岱岳连齐甸,晚带淮潮过楚城。”此联进一步描绘了罗知州的风采。晴瞻岱岳连齐甸,则是形容罗知州站在泰山之巅,俯瞰齐鲁大地的景象。晚带淮潮过楚城,描绘了罗知州在淮河之畔,经过楚国故都的情景。两句诗既展现了罗知州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颈联“千里桑麻相映绿,诸生弦诵有馀清。”此联进一步渲染了罗知州任内的景致。千里桑麻相映绿,则是形容广德之地的田野广阔,庄稼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诸生弦诵有馀清,则是形容罗知州治理下的广德,文化繁荣,人才辈出,弦诵之声不绝于耳。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罗知州治下的美好景象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亲眼目睹这些美好景象的遗憾。

尾联“州侯旧说孙莘老,想见怀贤系远情。”这是诗人对罗知州的祝愿与期待。州侯旧说孙莘老,是说罗知州曾经提到过孙莘老的故事。孙莘老是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苏轼的字号,也是他的朋友。这里用典自比,暗示自己也想效仿孙莘老一样,为朝廷效力,为国为民。想见怀贤系远情,则是表达诗人对罗知州的期望与祝愿。希望他能够怀揣着一颗报国之心,为广德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亲自参与其中而感到遗憾的情绪。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罗知州赴任的场景、风采以及广德之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罗知州及其所治理地区的美好祝愿和深情期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重与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