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近皇都,萧条邑井孤。
夏霖频泛滥,秋谷竟虚无。
官府犹徵役,朝廷已罢租。
缅怀刘谏议,千载愧吾徒。

望昌平

百里近皇都,萧条邑井孤。

夏霖频泛滥,秋谷竟虚无。

官府犹徵役,朝廷已罢租。

缅怀刘谏议,千载愧吾徒。

注释:

  • 百里近皇都:意思是说距离京城只有百里之遥。
  • 萧条邑井孤:形容城市荒凉、无人烟。
  • 夏霖频泛滥:夏天的雨水不断下个不停。
  • 秋谷竟虚无:秋天的庄稼已经收割完了。
  • 官府犹徵役:官府还要求百姓服兵役。
  • 朝廷已罢租:朝廷已经停止征收田赋。
  • 刘谏议:指唐代的刘晏,曾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有贤能之名。
  • 千载愧吾徒:千年之后,我仍然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篇,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凄凉的乡村景象。首句“百里近皇都”,展现了农村与繁华的皇都之间的距离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农村的萧条景象,如“萧条邑井孤”和“秋谷竟虚无”,通过这些细节描绘,使画面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描绘农村的同时,诗人也关注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如“夏霖频泛滥”和“官府犹徵役”,“夏霖频泛滥”形象地描绘了夏季雨水连绵不断的场景,而“官府犹徵役”则反映了农民仍需要承担繁重的徭役。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最后一句“瞻刘谏议千载愧吾徒”,则是诗人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感慨。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刘晏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意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成功地展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