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见南山,眷此山下客。
烟萝牵荷衣,清风响泉石。
有时忽长啸,山开白云夕。
童子出门去,阶头破苔迹。
注释:
悠然见南山,眷此山下客。
悠然:从容自在的样子。眷:依恋。
南山:山名或山的别称。
此:指代前面提到的吴山人。
下客:对客人的谦称。
烟萝牵荷衣,清风响泉石。
烟萝:烟雾缭绕的草丛。
牵:牵扯、牵动。
荷衣:荷叶制成的衣服。
清:清幽。
风:指微风。
响:发出声音。
泉石:泉水和石头。此处泛指自然界的美好景观。
有时忽长啸,山开白云夕。
有时:不时、偶然。
长啸:放声长啸。
山开:山峰在傍晚时分露出来。
白云:指天空中的云朵。夕:傍晚。
童子出门去,阶头破苔迹。
童子:年轻人。
出门:外出。
阶:台阶。
破苔迹:留下踩过的痕迹。苔迹:苔藓覆盖过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吴山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联“悠然见南山,眷此山下客。”诗人以悠然自得的态度看到了南山,并对这位住在山下的客人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这里的“悠然”和“眷”都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情感。
颔联“烟萝牵荷衣,清风响泉石。”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的生活状态。烟萝牵荷衣,形容友人身着绿色的衣服,如同绿色的藤萝一样随风摇曳;清风响泉石,描述友人生活在清新的环境中,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颈联“有时忽长啸,山开白云夕。”诗人通过描写友人偶尔的长啸,以及山峰在傍晚时分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友人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朋友。
尾联“童子出门去,阶头破苔迹。”这是对友人生活的进一步描绘。童子出门去,暗示着朋友正在外出或者即将外出;阶头破苔迹,则表明友人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不易。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细节,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赞美自然之美的佳作。诗人通过对友人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