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山中人,不识山中路。
昨夜柴门归,认知前村树。
【注释】
亦:也。山中人:隐居在深山中的隐士,这里指诗人自己。柴门:柴门,指用树枝等编成的简陋的门户,借代贫家。前村树:前面的村庄里的树木。
【赏析】
首句“雨后”二字点明题意,写雨后的景色。“其二”,是说这首诗与第一首不同。“亦是山中人”,表明作者也是一位山中隐者;“不识山中路”,则说明他对于深山中的小径和道路并不熟悉,因为自己没有进过深山。“昨夜柴门归”,表明诗人昨夜是从柴门里出来的。“认知”,即认出或认识。“前村树”,指前面不远处的村庄里的树木。
此诗写的是一个游山归来,经过柴门外时,看见前面村子的树而引起回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