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筑脩陂外,常来书画船。
入春花照地,不夜水连天。
香发闻芳杜,鸿飞识渚田。
林居知气候,无事此高眠。

【注释】

  1. 修陂(pī):修建陂塘。
  2. 书画船:指文人雅士乘船游赏、吟诗作画之船。
  3. 不夜水连天:指水光映照,如在天上。
  4. 香发闻芳杜:芳香四溢。
  5. 鸿飞识渚田:鸿雁南来北往,可辨别田间的农事活动。
  6. 林居知气候:居住在山林之中,可以了解天气变化。
  7. 此高眠:此乃高卧,指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太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首联“堂筑脩陂外,常来书画船。”诗人描绘了自己居住的地方,在修陂的旁边,经常可以看到船只来来往往。这里的“堂筑”指的是房屋建筑,而“脩陂”则是指修建的池塘。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家就在修陂的旁边,经常可以看到船只来来往往。这一句通过描绘自己居住的环境,为下文的创作做了铺垫。
    颔联“入春花照地,不夜水连天。”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天一到,花朵盛开,阳光照射在大地上,使得大地一片光明。同时,河水潺潺流动,仿佛与天空相连,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香发闻芳杜,鸿飞识渚田。”诗人继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花香四溢,芬芳扑鼻,让人陶醉其中。同时,大雁南飞,辨别出田间的农事活动,显示出它们的聪明才智。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农事活动的关心。
    尾联“林居知气候,无事此高眠。”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林间幽静,可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无需为世事烦扰。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选择高枕安眠,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平静时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通过对比诗人在堂筑、书画船中的悠闲生活与林间的安静环境,突出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