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青松阴,遥看白云起。
白云如孤峰,半落青松里。
【注释】
秋日闲居:秋日的悠闲日子。
闲坐青松阴, 闲:闲暇,无事。青松:青翠的松树。
遥看云起:遥看(远远地观看)白云飘荡而起。
白云如孤峰, 如:像。
孤峰:孤独的山峰。
半落青松里:一半落在青松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秋日闲居时,看到天空中飘动着洁白的云彩,它的形状如同一个孤独的山峰,部分落在青松之中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自然之美。
闲坐青松阴,遥看白云起。
白云如孤峰,半落青松里。
【注释】
秋日闲居:秋日的悠闲日子。
闲坐青松阴, 闲:闲暇,无事。青松:青翠的松树。
遥看云起:遥看(远远地观看)白云飘荡而起。
白云如孤峰, 如:像。
孤峰:孤独的山峰。
半落青松里:一半落在青松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秋日闲居时,看到天空中飘动着洁白的云彩,它的形状如同一个孤独的山峰,部分落在青松之中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自然之美。
诗句解析 1 "新水正盈盈": - 解释:“盈盈”形容水面清澈,波光粼粼。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初春水景,水面平静如镜,反射着周围环境的美丽。 - 赏析:诗人通过“新水”和“盈盈”这两个字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美好感受。 2. "临风一棹轻": - 解释:“棹”即船桨,此处泛指划船工具。“临风”,形容站在船上面向风的方向,给人一种轻盈、自由的感觉。 - 赏析
【注释】 东道:指长安。烟霜:指草木上覆盖的霜雾。信使:使者的信差。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户,这里指隐居之所。蹈事:处理政事。疑畏:疑虑畏惧。衰世:衰败的时代。同病:患难与共。河上曲:乐府《河中之水歌》。汉阴机:指汉武帝时李陵投降匈奴的事,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风雅:指文学艺术。勉事:勤奋地从事。删修:校订修改。力自微:尽力而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艰辛
清夜 微月过竹里,虚窗夜亦深。 此时清且寂,爽气入幽襟。 独悟有所念,悠然如会心。 灯寒清焰小,相与发孤吟。 注释: 1. 微月过竹里:微月(月亮)穿过竹林。 2. 虚窗夜亦深:虚窗,即半开或半掩的窗户,夜晚也很深。 3. 此时清且寂:此时环境清静而寂静。 4. 爽气入幽襟:清爽的风吹入幽静的胸怀。 5. 独悟有所念:独自领悟到某种意念。 6. 悠然如会心:悠然自得,似乎达到了内心的共鸣。 7
译文 世上已无假的真理,谁能认识到道的本质? 我怀揣素心,只是遥望古人; 只看着眼前人,却不知谁是真才。 我的信仰如灰烬般冷,你的情感胜过美酒。 深深的怀抱里,何时才能有前人的陈说? 注释 1. 世已无如假:指世间一切皆为虚假。 2. 谁能识道真:意指谁能够真正理解道的本质。 3. 素心聊望古:意指怀着一颗纯洁的心,只是遥望古人。 4. 白眼看时人:意指用一种冷漠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注释】 高烟:指秋夜天空中飘浮的云彩。 犬时行:像狗一样行走。 飒然:形容声音、风等非常迅疾的样子。 默以会微情:静静地体察细微之情。 坐:静坐。 露华湿:指在秋天里,露水凝结成珠子,晶莹剔透,沾在衣服上凉冰冰的感觉。 钟磬声:寺院中的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赏析】 首句“秋夜二首其二 高烟空际平”,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天空中高高的云彩,如同一片片洁白的鹅毛,漂浮在空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宁静的古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石萝生紫花,佛坐石萝下。”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紫红色的石萝(一种苔藓类植物)生长在寺庙周围的石头上,而佛像就坐在这些紫萝下面。这里的“紫萝”是关键词,它代表着寺庙的静谧与祥和,也象征着生命的奥秘和佛教的智慧。 “鸟鼠巢空梁,松风落败瓦。”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环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相见的喜悦之情。 喜昆山柴集勋至 窗下寻书细,门前驻马轻。 相看无一语,说梦悟三生。 注释:在窗下寻找书籍仔细阅读,停下马匹轻轻地走近。面对面地看着朋友却一句话也没有说,通过梦境领悟到前世今生的缘分。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情的画面,作者在窗下寻找书籍,门前停马轻行,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然而,当他真正与朋友相见时
【译文】 高衢月落晓寒新,榆柳萧疏望去津。 图史同舟聊养疾,风烟何地敢呈身。 到家松桂搴幽幌,倚棹云山愧滥巾。 谑浪自矜吾舌在,未随妻子共忧贫。 【注释】: 失题二首 其二: “高衢”句:高衢,大道上。 “榆柳”句:榆树和柳树,这里指路旁的树木。 “图史”句:图中历史,指书卷中的史籍。 “风烟”句:路上的风和烟,泛指旅途中的风景。 “到家”句:回到家里,松树、桂花香气四溢。 “倚棹”句:靠着船桨
【注释】秋夜二首其一:秋天的夜晚,月光洒满空床。此时秋气已凉。松树和白云之间白雪皑皑,明月照耀下石上积雪晶莹透亮。芦荻丛中的潮水涨满了池塘,梧桐树枝上黄昏的余晖映照出黄澄澄的晚霞。远处传来船橹的声音,仿佛要靠近,又像是远去。柔橹在寒塘中划过,发出清脆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寂静幽雅的秋夜景象。首联“疏影入空床,此时秋气凉”写秋月当空,清辉洒入卧室,秋气渐凉,使人产生一种凄寂之感
诗句:避地来寻五柳居 ,閒谈国事重欷歔。 译文:躲避战乱来到这里寻找宁静的居所,闲谈着国家大事感慨万千。 注释:1. 避地:躲避战乱。 2. 寻:寻找。 3. 五柳居:此处指作者在一处安静的地方居住。 4. 閒谈国事:谈论国家大事。 5. 重欷歔:再次叹息。 赏析: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他在乱世中的心境和追求。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寻找安宁之地的愿望,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感慨。同时
注释: 1 "泊舟虎山桥" - 描述诗人在虎山桥停船的情景。 2. "春寒风压酒" - 春天的寒冷天气使得气温较低,风力较强,可能影响了酒的品质。 3. "水满月平桥" - 形容河水水位很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使得桥面与水面几乎水平。 4. "何处渔樵客" - 询问或寻找那些在岸边捕鱼、打柴的人们。 5. "歌声到暮潮" - 指渔民或樵夫们唱着歌直到傍晚的潮水。 译文: 停在虎山桥上
【注释】百舌:一种鸟类,鸣声像人言。芳春:指春天的花朵。掉舌人:指爱说闲话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借咏百舌的诗,以“花共明妆草带茵”起兴,写百舌鸣叫时,仿佛把春天都叫醒一般。“此鸟多闲话”,是说百舌虽好说闲话,但并不影响它的美好形象,“不是人间掉舌人”,更是表明了诗人对百舌的喜爱。全诗语言清新、朴素,不事雕琢,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咏松 矫矫亭亭骨干孤,风吹霜压不须扶。 —— 描绘松树高耸挺拔的姿态,即使在严寒和压力之下,也毫不动摇。 悬知素有凌云节,肯受秦朝五大夫。 —— 暗喻松树的坚韧和高洁,不受世俗五大夫之位的影响。 注释: - 矫矫亭亭:形容松树笔直高大的样子。 - 骨干孤:指松树的主干非常突出,孤独地支撑着整个树木。 - 风吹霜压:形容自然环境恶劣,但松树依然屹立不倒。 - 不须扶:即使受到风霜的考验
忆远曲二首 其二 注释: - 欲倩秋来雁,传书塞上飞。 - 边庭春不暖,切莫解寒衣。 译文: - 想象着秋天来临,有一群大雁飞向远方,我托付它们将我的书信带给边疆上的亲人。 - 但我知道,边疆的春天并不温暖,千万不要因为寒冷而脱下你的衣裳。 赏析: -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渊耀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欲倩秋来雁,传书塞上飞。”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倩”字
注释:在遥远的北方,我日夜思念着你。每次铁马归来,都让人感到孤独,只有明亮的月光陪伴着我。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诗人以"朔方宁远近,夜夜在君傍"开篇,描绘了他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他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时刻关注着亲人的情况。接着以"铁马惊归处,人孤月满床"作为结尾,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寞。他虽然身边有明亮的月光,但却无法消除他的孤独感。这两句诗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诗句释义】: 倚靠在竹林中等待秋天的声音,静待着月光洒在地面上。偶尔听到夜间的鸟儿被惊扰而发出叫声,微风吹动树木的枝叶。 【译文】: 我倚靠在竹子旁等待秋声的到来,静静等待着月光映照在地面上。偶尔听到夜晚的鸟儿被惊扰发出叫声,微风轻轻摇曳着树林的树叶。 【注释】: 1. 倚竹候秋声:倚靠在竹子旁边等待秋天的声音。 2. 闲苔伫明月:静静地等待着月光洒在地上。 3. 时闻宿鸟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