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不耐为尘客,夙昔爱看名山色。
朝登东目及西目,处处秋林见山骨。
径山石上层云蒸,凌霄撇日如秋鹰。
风吹万竹声泠泠,钦师慧老嗣明灯。
径山和尚知我至,迎问东西目何似。
我言千丈岩断狮子吼,秋色长空绝文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游径山》。

译文:
扰扰不耐为尘客,夙昔爱看名山色。朝登东目及西目,处处秋林见山骨。径山石上层云蒸,凌霄撇日如秋鹰。风吹万竹声泠泠,钦师慧老嗣明灯。径山和尚知我至,迎问东西目何似。我言千丈岩断狮子吼,秋色长空绝文字。

注释:
扰扰不耐为尘客:形容自己厌倦尘世的生活,如同尘土般飘渺不定。
夙昔爱看名山色:以前就非常喜欢欣赏名山的美丽景色。
东目及西目:早晨和晚上分别看到的景象。
处处秋林见山骨:在秋天的山林中,处处都能看到山的本质。
径山石上层云蒸:形容山路两侧的石头上有层层叠叠的云雾缭绕。
凌霄撇日如秋鹰:形容秋天的天空高远清澈,像秋鹰一样高飞。
风吹万竹声泠泠:风吹过万根竹子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钦师慧老嗣明灯:指僧人智慧和道德传承了古代的光明。
径山和尚知我至:指寺庙里的方丈知道我来。
迎问东西目何似:迎接并询问我所看到的景色与之前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言千丈岩断狮子吼:我描述千丈高的岩石断裂处像狮子怒吼一般壮观。
秋色长空绝文字:秋天的景色广阔无边,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游历径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径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