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修禹绩,声华蔼孤骞。
皓皓荆山玉,虹光烛中天。
舂陵雨新霁,延我于丘樊。
卜筑在苍翠,架构依巑岏。
琴书一萧散,迟日满前轩。
和风泛烟际,有鸟鸣树间。
但觉清尊满,不知斟酌繁。
闲阶玩流水,疏篱见远山。
迟回步苔径,尽我平生言。
【解析】
此诗作于元和八年(813),时作者任道州刺史。全诗四联,首联写景,点明地点、时间、环境;二联描写司空的外貌、气度;三联写诗人的心境;四联抒发感慨,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答案】
①修:修饰。②蔼:形容光明的样子。孤骞:指高大俊伟。③荆山玉:比喻司空。④虹光:彩虹之光。烛:照耀。中天:天上。⑤舂陵雨霁:春陵郡的雨水刚刚停止。新霁:刚停的雨。⑥延:招,邀。⑦苍翠:青葱翠绿的树木。⑧萧散:悠闲自在的样子。⑨和风:温暖的风,此处泛指春风。⑩繁:多,盛。
译文:
司空修治功业,声名显赫令人仰止。
明亮的荆山玉石,光彩照耀天空。
春陵县雨后初晴,请我到山丘田畔相会。
卜筑建居在茂密的树林,架构房屋依靠高山峻岭。
琴书满屋一地散落,阳光洒满前庭庭院。
春风拂面轻轻飘动,有鸟儿在树间鸣叫。
只觉清酒杯已斟满,不知斟酌了多少杯。
闲来观赏流水潺潺,疏篱旁远远可见山峦。
徘徊在长满青苔的小径上,尽情畅谈平生志向。
赏析:
这首诗为酬答朋友之作,写诗人与道州长官之间的友谊及对这位长官的赞美。开头“修禹绩,声华蔼孤骞”,是说太守的政绩卓著,声名显赫令人仰望。“皓皓荆山玉”,用楚王好玉的故事,比喻其人品格高洁,如美玉一样纯洁无瑕。“虹光烛中天”,比喻其人德高望重,如日月之光照耀万物,普照天下。“舂陵雨新霁,延我于丘樊”,写诗人被邀请到道州官署的宴会上,主人的盛情款待使诗人感动得流连忘返,最后竟忘了回家。“卜筑在苍翠,架构依巑岏”,“卜筑”即筑屋定居,是安家的意思。“苍翠”是茂盛的青翠色,这里指茂密的树林。“巑岏”指险要的山势。这两句写诗人在道州的住所是在茂密的树林之中,背靠着险要的山势,建筑自己的居所。“琴书一萧散,迟日满前轩”,意思是说诗人的书房中有琴、书等物,诗人整天沉浸在这些文化典籍中。“迟日”指斜阳。“前轩”指前面的窗户,这里指居室前面靠窗的地方。这两句写诗人的住所十分幽雅舒适,他整天与琴书为伴,享受着宁静安逸的生活。诗人对道州长官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和风泛烟际,有鸟鸣树间”,意思是说春天的和风吹拂着烟波渺渺,树上有鸟儿鸣叫。“但觉”、“不知”两词,表明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之中,忘却了世俗的一切烦恼。“闲阶玩流水,疏篱见远山”,意思是说诗人闲暇的时候欣赏着门前清澈的溪流,透过疏落的篱笆可以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这几句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那静谧祥和的山水之间。尾联“迟回步苔径,尽我平生言”,意思是说诗人漫步在长满青苔的小路上,倾诉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抱负。这两句既表现出诗人与道州长官之间的亲密关系,也表达了他对这位长官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