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双柏走苍虬,苔自侵阶鹤自谋。
怪底诗翁贫到骨,野风萧瑟蔗塘秋。

【注释】

①苍虬:青色的蟠屈龙蛇。

②侵阶:长到台阶上。

③萧瑟:形容风声凄冷,也指秋日阴霾或草木摇落的景象。

④蔗塘秋:甘蔗塘边,指贫瘠之地。

⑤诗翁:诗人,这里以“诗翁”自嘲。

【赏析】

这是作者在白沙宅中对景生情、即景抒怀而写下的一首诗。《访白沙宅四首》是一组七言律诗,写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60年)冬,时年作者五十四岁。白沙,指白沙井,今广东中山市东面一水井名。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白沙宅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写白沙宅堂前的柏树。双柏,指两株柏树,走苍虬,指它们枝干挺拔,苍劲有力,宛若蛟龙腾空而起。这一句写出了白沙宅的气势。接着写苔藓自生,长到台阶上,而鹤自谋其食。这两句写白沙宅的环境幽寂、清雅,但更显出诗人的清贫。

第三句说:“怪底诗翁贫到骨。”诗人用“怪”来表现自己穷到骨头里都透着贫穷,可见他对自己贫穷的生活并不感到满足,反而认为是一种奇耻大辱,甚至是一种耻辱。

最后两句,“野风萧瑟蔗塘秋”,写的是诗人在白沙宅中看到的秋天景色。这里的“蔗塘”,指白沙井一带地方,因为此地种有甘蔗而得名。秋风萧瑟,吹过荒凉的蔗地,发出凄厉的声音。这一句既写出了白沙宅的凄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不雕琢,自然成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