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入孤山,梅花伴幽悄。
兴寄香影中,诗成水月表。
松梢孤鹤鸣,不觉千山晓。
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清夜入孤山,梅花伴幽悄。兴寄香影中,诗成水月表。
松梢孤鹤鸣,不觉千山晓。
逐句释义如下:
- 清夜入孤山: 在宁静的夜晚,我独自来到孤山上。这里的“清夜”指的是一个寂静、清冷的夜晚。”孤山”则是指一座独立的山峰,常常被用来象征诗人或文人的个人空间和思考之地。
- 梅花伴幽悄: 梅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地清幽而静谧。”幽悄”形容环境寂静而无声,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 兴寄香影中: 我的灵感来自于梅花的影子。”兴寄”是指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和思绪寄托于某种事物上,这里指的是梅花的形象。”香影”则是用来形容梅花的香气和她那朦胧的影子。
- 诗成水月表: 当诗歌创作完成时,仿佛是在水面上显现的水月镜花。这里的“水月”通常象征着一种虚幻、美丽而又不可触及的景象。
- 松梢孤鹤鸣: 在松树的顶端,一只孤独的鹤在鸣叫。这个景象增添了一份静谧和超然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远。
- 不觉千山晓: 不知不觉间,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这里的“千山晓”描绘出一幅清晨时分,群山逐渐被阳光照亮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孤山夜景、梅花、水月、松梢孤鹤以及晨光的描述,展现了一位文人墨客在深夜独处时的所思所感。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内心世界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中的“清夜入孤山”、“梅花伴幽悄”等句子,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赏。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