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长空雁影南,千峰当槛落晴岚。
清秋斜日窥金象,古木寒云锁石龛。
地迥楼台三岛接,天低烟树万家含。
虚疑缥缈缑山顶,时有箫声驻鹤骖。
注释:
登显灵宫阁:登上显灵宫的楼阁。显灵宫,即显灵宫观,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的伊洛河畔。
极目长空雁影南,千峰当槛落晴岚:极目远眺,天空中雁群的影子在南方;千座山峰横亘在眼前,如同栏杆一般。
清秋斜日窥金象,古木寒云锁石龛:秋天清冷的斜阳映照下,金象山(指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佛坐像)显得庄严而神秘;古树和寒云交织在一起,将石雕佛像严严密密地包围着。
地迥楼台三岛接,天低烟树万家含:地势高峻,楼台、岛屿与山峦连为一体;天空低矮,烟雾缭绕,树木繁茂,万家灯火隐约可见。
虚疑缥缈缑山顶,时有箫声驻鹤骖:远处的缑山上似乎有云雾缭绕;不时传来箫声,好像有人在陪伴着鹤儿翱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登上显灵宫的壮丽景色和感受的诗篇。
第一句“极目长空雁影南,千峰当槛落晴岚”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的景象,天空中雁群的影子在南方,千座山峰横亘在眼前,如同栏杆一般。
第二句“清秋斜日窥金象,古木寒云锁石龛”则是诗人对具体景物的描述,秋天的清冷斜阳映照下,金象山显得庄严而神秘;古树和寒云交织在一起,将石雕佛像严严密密地包围着。
第三句“地迥楼台三岛接,天低烟树万家含”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风景和感受到的氛围,地势高峻,楼台、岛屿与山峦连为一体;天空低矮,烟雾缭绕,树木繁茂,万家灯火隐约可见。
最后一句“虚疑缥缈缑山顶,时有箫声驻鹤骖”则是诗人对于远方景象的想象和感慨,远处的缑山上似乎有云雾缭绕;不时传来箫声,好像有人在陪伴着鹤儿翱翔。
整首诗以登高望远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洛阳显灵宫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