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良不远,小艇晨相过。
微风荡渚尾,春水如轻罗。
香霞掩芳径,红雨点晴蓑。
予本山野人,晞发思岩阿。
之子秉贞素,乐此同调多。
何当杳然去,烟水一放歌。
眼见秦人溪,古洞埋青莎。
挥手顾人世,悠悠将奈何。

【注释】

1、耘庐:耕田的茅屋。2、同孙令弘:和孙弘共同作诗。3、赵退之:指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4、晞发:晒头发,表示归隐山林之意。5、青莎:青苔,喻指隐居之地。

6、杳然去:悄然离去。7、烟水:指流水。8、秦人溪:指秦观的《桃溪断桥小憩》中所写的桃花源。9、古洞埋青莎:指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白居易在游仙游寺时,于公元820年(元和五年)所作。全诗写诗人游览仙游寺,见其美景而归隐之意。

首联“问津良不远,小艇晨相过”,意思是说仙游寺距离这里不远,早晨我坐着小船来游玩。这两句是交代了时间与地点,为下文做铺垫。

颔联“微风荡渚尾,春水如轻罗”,写诗人看到春日里波光粼粼的溪水和两岸盛开的桃花。这里的“渚”指的是水中的沙洲,“如轻罗”形容水波轻轻拂动的样子,形象鲜明生动。

颈联“香霞掩芳径,红雨点晴蓑”,写春天的桃花被霞光映衬得如同仙境一般,而诗人却要穿着蓑衣在雨中行走。这句描绘了桃花的美丽,同时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予本山野人,晞发思岩阿”,意思是说我是个山野之人,现在在阳光下晒着头发,思念着隐居之所。这里的“岩阿”指的是山间的空地或洞穴,象征着隐居之处。

最后一联“之子秉贞素,乐此同调多”,意思是说我的朋友秉持着清正廉洁的品格,喜欢这样的生活。这两句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志趣相投,都向往着这样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归隐山林的想法。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