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然舍瑟春风里,弄月吟归得我情。
千载真传谁会得,好将一唯振家声。
【注释】
- 信斯轩偈:相信这诗篇像文螺一样。
- 铿然舍瑟:形容歌声清脆悠扬。
- 弄月吟归:指在月下吟诗归来。
- 真传:真正的传道者。
- 振家声:振兴家族声誉。
【赏析】
此诗以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文螺的才华,同时表达了对真正传道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铿然舍瑟春风里,弄月吟归得我情。
千载真传谁会得,好将一唯振家声。
【注释】
【赏析】
此诗以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文螺的才华,同时表达了对真正传道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山居杂兴 秋色横川度,终朝自掩扉。已便麋鹿性,不负芰荷衣。有酒山堪对,无官客到稀。愚公真类我,久息汉阴机。 注释 秋色横川度 秋天的景色横跨在河流两岸。 终朝自掩扉 整天都关上门窗。 已便麋鹿性 已经习惯于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不负芰荷衣 不辜负穿荷花衣服的日子。 有酒山堪对 有酒时可以在山中独自对饮。 无官客到稀 没有官员的客人来访。 愚公真类我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不禁岁月苦相侵,细雨开窗祗树林。 - “不禁岁月苦相侵”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侵蚀和压力,无法避免岁月的无情侵袭。 - “细雨开窗祗树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细雨润湿了窗棂,窗外是茂密的树林,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2. 趺坐高随山石并,投踪潜拟海云深。 - “趺坐高随山石并”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盘腿坐在高高的石头上,仿佛与山石融为一体。 -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作者不详。以下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和翻译,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赏析: 1. 寂寂寥寥扬子居,悟来那用五车书。 - 寂寂寥寥:形容环境寂静、空旷。 - 扬子居:指扬雄的住所,这里可能借指诗人自己的居住地。 - 悟来那用五车书:意指不需要过多的学习就能领悟到知识。 2. 春凝池畔莲将茂,绿满窗前草不除。 - 春凝池畔:春天到来时,池水变得清澈,周围的景色也显得更加美丽。 - 莲将茂
【注释】: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三:奉,敬词;简,写诗、写信;朱侍御座,指朱姓的人当了太守,即座师。座师是古代对老师的一种尊称,这里泛指做官的老师。 曾持三尺驻江城,野鸟山花识姓名:曾,曾经;持,拿着;三尺,古代一尺约合今31厘米左右,这里指代笔;江城,指长江边的古城,这里借指家乡;野鸟山花识姓名,意思是野鸟和山花都能记住我的名字。 白鹭应同贞节白,青螺能及使君清:白鹭,一种水鸟;贞节白
禾川别大哥 驱驰万里旅魂惊,为别相看泪满缨。 去国谩怀乡土念,临歧更怆弟兄情。 书传绝域秋鸿远,梦入荒山夜月明。 归到文江春色好,逢人莫说二难名。 【注释】 禾川: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境内。 “驱驰”句:意思是长途跋涉,旅途中感到十分疲劳。 “去国”句:意思是离开了祖国,思念故乡。 “书传”句:意思是书信传来时是秋天,而鸿雁已飞向远方。 “梦入”句:意思是梦中进入荒凉的高山之上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皓月”二句写诗人与友人离别后在东林寺的所见;“碧天澄霁色”二句写所见之景,“虚谷攒松桧,芳洲剩杜蘅”二句写诗人所感。全诗意境清新,情景相得益彰,是一首情韵悠远的小诗。 【答案】 皓月东林寺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东林寺(或:月亮高悬)。 来过恰二更 刚过二更时分(或:刚离开二更时分)。 碧天澄霁色 天空湛蓝,晴朗无云。 凉夜卷涛声 夜晚江水波涛阵阵涌起的声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第一句:“长拟求归竟未归,几逢佳节恋春晖。” 注释:长久以来我渴望回到家乡,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每逢佳节之时,我总是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中。 赏析:诗人描述了他长期想要回家却未能如愿,每到节日就沉浸在对美好春天的怀念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争传荆树庭前秀,忍看鹡鸰江上飞。” 注释:人们争相传颂着庭院前的荆树,但我却不忍心看到那些在江面上飞翔的鹡鸰。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不辞蹑屩远寻师,廿载襟怀始一披”,意思是不怕跋涉艰难,远寻座师朱鉴翁。“不辞”“远寻”表明了诗人对朱鉴翁的尊敬、仰慕和向往。“廿载”即二十几年,说明诗人与朱鉴翁师生相别的时间很长。“襟怀”是指胸怀、志向,这里代指诗人自己的抱负、理想。“披”是展开的意思。这两句说:不辞艰辛,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寻访座师朱鉴翁,二十多年来,我始终敞开胸怀,努力实现我的志向。
注释 1. 读书: 指读书、学习或研究学问。 2. 红尘玉案休相侵: 红尘,世俗;玉案,指书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红尘中(指世俗之中),不要干扰书案,即不要过分追求名利。 3. 为爱名山即道林: 名山,指著名的山;道林,道家的山林,比喻修行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热爱自然、追求精神境界而投身于道家的山林修行。 4. 残卷开题珠影遍: 残卷,指残缺不全的书籍。题目,指书名或文章名。珠影
【解析】 此诗为诗人奉简朱侍御(即朱放)的四首诗之一。诗中“桃花未识朝天急”一语暗藏了典故,是说朱放被贬后,诗人不知他是否已到朝廷,故有深意。 “北望齐东眼欲穿”,意思是望着北方,眼睛都快看穿了。这一句写诗人对朱放的思念之情。“其四”表明这是第四首诗。诗人用“眼欲穿”来表达自己对朱放的深切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牵挂与不舍。 “相传击壤独归田”,意思是传说中,一个人在打拍子
紫极观梦先太安人 夜晚,我在紫极宫的深处梦见了母亲。 醒来时听到屋檐上鸡叫催促天亮的声音,两行眼泪对着青山默默无言。 译文: 在紫极宫的深处,我梦见了母亲。梦中的景象清晰可见,她的脸庞仿佛就在眼前。醒来后,屋檐上的鸡叫声传来,催促着天明的到来。我无法言说的悲伤和思念,化作两行泪水,默默地流落在青山之间。 注释: 紫极宫:指道教中的紫微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先太安人:指的是我的母亲
流水何曾与物争,只缘造物忌高名。 闲观世态心如水,几为浮名误此生。 注释: 偶吟 其三:我吟咏《偶吟》之三。偶吟:偶然吟诵的诗歌。其三:第三首。 流水:指江水。 何曾:不曾。 与物争:与外界事物争夺。 造物:天帝或自然。 只缘:只是、因为。 忌:憎恨,厌恶。 高名:高远的名声。 闲观:闲暇之时观察。 世态:世间的人情世态。 心如水:心境平静如水。 几:几乎,将近。 为:被。 浮名:虚妄的名声。
【注释】 兀兀:形容人呆傻的样子。铁瓦:指寺庙的屋盖是铁铸的,故称铁瓦。 【赏析】 《别无念禅师》共四首,这是第四首。此诗写一禅者坐空山时的情景和感受。 “归来兀兀坐空山”,意思是说,我归来后,孤独一人,在空空如也的山中,独自坐着。这里的“兀兀”是“痴呆”、“痴然”的意思,表示禅者对尘世的一切都已看破,已超脱了世俗的纷扰,所以才能如此痴呆。 “藕断丝连意未闲”,意思是说,虽然我已脱离尘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枯木抒怀。诗人借“铁干”、“铜柯”形容枯木坚硬、刚强,借“凌霜傲雪”赞美枯木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生来不是墙头柳”,是说这枯木生长在高高的山崖之上,不是低矮处生长的柳树。柳树多生于水边和近水之处,故称“墙头柳”。这里诗人用一“耻”字,表明诗人鄙视这种柔弱、娇媚的性格。最后两句,诗人以柳条舞腰比拟枯木的枝条,形象地写出了枯木的枝干苍劲有力,有骨有棱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先生检点已多年,不待焚香始告虔。” - 注释:先生,此处指代诗人自己,暗含自谦之意。检点,指反省自己的行为或思想。不待焚香始告虔,意指不需烧香拜佛也能心诚。 - 译文:我已经多次反省自己的行为,并不需要通过烧香拜佛来表示虔诚。 - 赏析:诗人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超脱宗教仪式的心态,展现了他的内在修养和对精神追求的独到理解。 第二句:“却笑纷纷欺暗室
【注释】 泷:山名。泷川江,发源于今江西省境内,流至吉安市境入赣江。泷冈:泷川江边的山冈。简:同间。 【译文】 泷水泷冈天下奇观,翠绿山冈深处人不知。 我欲来傍渔翁宿处,鸥鹭闲随钓艇移时移。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江西吉安一带游览时所作。泷江即赣江。“简”与“问”音近义通。诗人来到此地,首先想到的是这泷江的风光,他怀着好奇的心情登上了泷江边一座山峰远眺,只见山下的山谷中,郁郁葱葱,苍翠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