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寒塘净,桥边风物清。
倚阑闲得句,不入俗人情。
注释:
三月十九日,史三亲家在园舍中置酒赏春。花落枝空,又有后时之叹,传杯既久,起而较射,散步邻园。忽见楸花一树红白可爱,同游尽欢抵暮乃已,因有此作。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赏花的小诗。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在园中赏花的情景。第三、四句则是对这一场景的进一步描绘和深化,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突出人物的活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桥下寒塘净,桥边风物清。
倚阑闲得句,不入俗人情。
注释:
三月十九日,史三亲家在园舍中置酒赏春。花落枝空,又有后时之叹,传杯既久,起而较射,散步邻园。忽见楸花一树红白可爱,同游尽欢抵暮乃已,因有此作。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赏花的小诗。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在园中赏花的情景。第三、四句则是对这一场景的进一步描绘和深化,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突出人物的活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第一句:“圣贤典训六经中,一本流来万不同。” - 诗句解读:这句话表明了圣贤的经典教导和《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典)的内容在历史上有所不同。 - 文化背景:在中国,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六经》则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们代表了古代圣贤的思想和教诲。 2. 第二句:“片语未曾精着力,此生不觉遂成翁。”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壮岁辞青琐 - 青琐:古代皇宫的门,此处指代朝廷。 解释:描述年轻时离开宫廷生活,步入民间的生活状态。 翻译:壮年时期离开繁华的京城,回归简朴的自然生活。 2. 还山坐白云 - 还山:回到山林。 解释:形容归隐自然,远离尘嚣。 翻译:返回山林,坐在云朵之中。 3. 天时看代谢 - 代谢:更替,变化。 解释:自然界的更替和变迁,暗示人生的无常。 翻译
古澄丁声远来访赋一律见遗因和答二首其二 诗句解析 1. “曾见多人说旧知,几人能保岁寒时”: 这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在寒冷的岁月中,能与朋友保持联系实属不易。 2. “感君千里来相访,慰我终年病里思”: 描述了诗人收到远方好友的慰问,感到内心的温暖和宽慰,即使在疾病之中也感受到关怀与慰藉。 3. “元伯欢呼具鸡黍,子期静听鼓桐丝”: 描绘了宴会的场景和朋友们的互动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读书 清晨起坐小茅堂,万事无关一炷香。 展卷细观前圣奥,驰名敢学世人狂。 也知老病年光促,争奈诗书意味长。 但愿桑榆粗有得,肯随流俗叹斜阳。 注释: - 清晨起坐小茅堂:清晨起床后,坐在小茅草屋的书房里阅读。 - 万事无关一炷香:在阅读的过程中,不需要关心其他事情,只需要专心致志地读一炷香的时间(古代常用炷作为计量时间的单位)。 - 展卷细观前圣奥
【注释】 1. 太学:古代学校名称。东天下知:在天下都出名了。 2. 抗章:上疏。忤(wǔ)当时:违背当时的风气。 3. 折腰:弯腰,比喻屈服。彭泽:指西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秀的同乡彭宠。彭宠曾拒绝王莽的征召,后来被刘秀征召任大司马。成何事:有什么值得。闾山:地名,在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附近。 4. 轩外:窗外。孤松:指松树。晚节:晚年的气节。 5. 宅边:住宅附近。五柳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注意先读懂诗,理解其意思,然后分析其技巧。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是赏析,要求考生对诗作进行赏析。 “声利沉疴幸已瘳”:声名和利禄的病已经好了(指自己因抗金而被贬)。 “烟霞痼疾岂须忧”:烟霞病(即隐逸病)不需要担心。 “非关遁世矜高节”:不是为了逃避世俗才看重自己的清高节操的。 “自是匡时乏远猷”
谢病归来已十霜,闲中养就野夫狂。 每寻瑶草和成药,自剪青荷制作裳。 几曲枯桐秋月白,一竿修竹暮烟苍。 镜湖原是吾家水,还拟扁舟泛渺茫。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谢病归来已十霜 “谢病”是指辞官退隐或因疾病而休假,这里的“归来”表明作者结束了自己的公务生涯或从某种责任状态中解脱出来。"十霜"形容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可能是岁月的增长或生命的衰老。整体上,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去忙碌生活的告别
【注释】 何人:指什么人;过我钓鱼亭:路过我的钓鱼亭。 四十馀年:四十年了。 羡子:羡慕他。子:古代男子的美称,此处用作敬辞。 豺虎:比喻残暴的统治者,也比喻邪恶势力。 明时:太平盛世的时候。 寸心:一寸之心,这里指作者的心。烨烨:明亮的样子。 万目:众人的眼睛。 望苏息:期望得到休息。 负平生:背弃自己平日的志向。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人诗。诗中以“钓台”为题,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注释】傅彦明昆仲:指诗人的友人。昆,兄长;仲,弟弟。山人:指隐士。三公子:指诗人的三位友人。便买:就买,赶快回去吧。归舟:归家之船。莫更留:不要停留了。南国:此处代指南方。可知:可以知道。春似锦:春天像锦绣一样美丽。高堂:指自己的家。无奈:无计可施。雪盈头:积雪满头。黄金满载皆由命:富贵全凭天意。白手还家岂足羞:两手空空回家又有什么值得羞耻呢?兄弟师生分非浅:朋友师生之分不是浅浅的关系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答一位名叫陈司马的人时写的,表达了他对陈司马的敬仰和对自身命运的认识。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碌碌行藏两鬓星,甘心待尽水边亭。" - 注释:碌碌无为(指自己一生)的行踪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我心甘情愿地等待在水边的亭子里度过余生。 - 赏析: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决心,认为自己一生平凡无奇,只能静静地等待生命的尽头。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平静接受。
【诗句解释】 三月十九日,史三亲家在自家园舍中置酒赏春。花落枝空,且有后时之叹。传杯既久,起而较射散步。邻园忽见楸花一树红白可爱,同游尽欢抵暮乃已。因有此作。山人识 其三 花圃香处。 【译文】 春天的十九日,史三的亲家在大园子的亭子里摆下酒席,以欣赏春光美景。花儿落下,树枝空了,也有些遗憾。喝完杯酒之后,就起来比赛箭法,散步到旁边的园子里,突然看到楸树上开满了红色的和白色的花,非常可爱
注释: 山人识 其四:指诗人的诗作。 晴楼眺处:登上高楼远望。 豁无涯:开阔无边。 凄然有所思:感到凄凉而有所思考。 赏析: 此诗是诗人登高望远后有感而作,表现了作者在登临高处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晴天楼”,描写了诗人登高时的环境和心情,晴天、高楼上,使诗人的视野变得开阔,无涯。 第二句“望入辽天去”,描绘了诗人眺望远方时所见到的景象,辽天,广阔辽远的天空。
注释:问,我。余,你。何事,什么事情。寄西林,寄托于西林。枉,白白地。寸阴,一寸光阴。识,了解,明白。端的,的确的。请君,请您。细玩,仔细体会。壁间,墙壁之间。吟,诗。 赏析:诗人在回答提问者关于自己为何写诗的问题时,首先表达了自己写诗的初衷——为了表达自己对时间的珍惜,因为时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每一寸光阴都不应该被浪费掉。他通过“只为从前枉寸阴”这句话,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自责
注释:山人识其一,水亭凉处。 译文:先生坐在水亭中,三伏天不知道暑气。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在《浣溪沙·山色有无中》中的“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之间清凉之地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热中之人的同情。 三月十九日史三亲家置酒园舍以赏春芳花落枝空且有后时之叹传杯既久起而较射散步邻园忽见楸花一树红白可爱同游尽欢抵暮乃已因有此作山人识 其二水亭凉处 注释:先生坐水亭,三伏不知暑。 多少热中人
注释: 题画莲:即《题画莲》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 因循:指拖延、耽搁。 六十年:指李商隐从少年到中年后的几十年时间。 成君子:成为君子,即成为有德行的人。 花神如有知:如果花神(指荷花)有灵知,它应该知道李商隐的品行。 还应为人耻:如果花神有灵知,它应该知道李商隐的品行而感到羞耻。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荷花的画面。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注释】 题画:即“题画诗”,指题在画上的诗词。 云涌青山动:云雾缭绕着的青山好像都在动起来,这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山景。 桥横碧涧斜:一座小石桥横跨在碧绿的涧水之上,它斜倚着涧边,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幽人无俗事:一个隐逸的人没有世俗的事情缠身,能够摆脱尘嚣,静心观赏自然景色。 拄杖去看花:拿着拐杖去欣赏花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人,在春天来到的时候,独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