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慈亲命已倾,天涯游子更南征。
也知雁使飞难到,岂有乌雏负所生。
吟身莫恋风光好,归棹须兼昼夜行。
若向西湖听杜宇,声声都是劝君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万里慈亲命已倾: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慈亲”指的是慈爱的父母或亲人,”命已倾”意味着亲人的期望和命令已经无法实现了。

  2. 天涯游子更南征:诗人自己也是一位游子,在南方漂泊,”天涯游子”指的是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人。”更南征”表示诗人不仅在南方,而且还要向南去,可能是为了寻找工作或者生活的机会。

  3. 也知雁使飞难到:诗人知道,由于距离遥远,鸿雁传递消息(如家书)是非常困难的。这里的”雁使”指的是鸿雁,是古代用来传信的使者。

  4. 岂有乌雏负所生:诗人感叹,即使是最小的鸟(乌鸦)也无法承载自己的出生之地。这里用”乌雏”指代自己的故乡,”负所生”意味着无法带回家乡。

  5. 吟身莫恋风光好:诗人劝诫自己,不要沉迷于眼前的美景,而是应该继续前行,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里的”吟身”可能指的是诗人的身份或职业,”风光好”指的是美好的环境或景色。

  6. 归棹须兼昼夜行:诗人提醒自己,回家的船只需要在白天和夜晚不停地行驶。这里的”棹”可能指的是船桨,”昼夜行”表示不分昼夜地航行。

  7. 若向西湖听杜宇:诗人建议,如果有机会去杭州西湖,可以听到杜鹃的叫声。这里的”西湖”指的是杭州的西湖,”杜宇”是指杜鹃鸟,常被称为”春鹃”。

  8. 声声都是劝君情:最后,诗人用杜鹃的叫声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希望远方的亲人能够理解他的决定,并给予他鼓励。这里的”劝君情”指的是劝说别人的情感或意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辛酸和无奈。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亲情的呼唤,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