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风光好,兰亭事莫迟。
觞随流水转,思逐落花飞。
水鸟沈波没,山鸡掠岸归。
游人沾柳絮,江女浣春衣。
轻鹢穿洄涧,斜阳下钓矶。
相欢追祓禊,入市掩柴扉。

三月三日同诸友饮江亭

三月风光好,兰亭事莫迟。

觞随流水转,思逐落花飞。

水鸟沈波没,山鸡掠岸归。

游人沾柳絮,江女浣春衣。

轻鹢穿洄涧,斜阳下钓矶。

相欢追祓禊,入市掩柴扉。

注释:

  • 三月风光好: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宜人。
  • 兰亭事: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兰亭聚会。
  • 觞随流水转:酒杯随着流动的河水转动。
  • 思逐落花飞:思绪随着飘落的花瓣飞舞。
  • 水鸟沈波没:水中的鸟儿沉没在波涛之中。
  • 山鸡掠岸归:山中的野鸡掠过岸边归来。
  • 游人沾柳絮:游玩的人们被飘飞的柳絮所吸引。
  • 江女浣春衣:江边的姑娘正在洗涤穿着春装的衣物。
  • 轻鹢穿洄涧:轻盈的船只穿梭于回旋的溪涧之间。
  • 斜阳下钓矶:夕阳映照下的钓鱼台。
  • 相欢追祓禊(fú shì):一同欢快地追逐祓禊仪式。
  • 入市掩柴扉(fēi fēi):进入市集时关闭柴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景图。首句“三月风光好”点明了时间是春季,且天气晴朗、景色美好。接下来四句分别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既有动态的自然画面,如“流水”、“落花”、“水鸟”、“山鸡”,也有静态的人和动物,如“游人”、“江女”。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活泼、色彩丰富的画面。

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