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双阙屹岧峣,台殿参差上九霄。
阊阖五云浮王气,石城午夜撼江潮。
中华文物衣冠盛,上苑春风莺燕娇。
四海梯航效庭贡,信知干羽格三苗。

金陵双阙矗立在高高的山巅,台殿参差耸入云霄。

阊阖门的五色云雾飘浮着帝王之气,石城的钟声在午夜回荡着惊涛骇浪。

中华文物衣冠盛,上苑春风莺燕娇。

四海梯航效庭贡,信知干羽格三苗。

注释:

  • 金陵:今指南京,古称金陵。
  • 双阙:古代帝王宫室前两旁立有高大建筑,称为“阙”,这里指皇宫。
  • 屹岧峣(yáo):高峻的样子。
  • 台殿:宫殿。
  • 参差:高低不一。
  • 上九霄:直通九天之上。
  • 阊阖(chāng hé):传说中的天门,位于终南山,也用作地名,如《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
  • 五云:五彩祥云。
  • 石城:即石城湖,又称金陵古城。
  • 午夜:夜晚。
  • 撼江潮:震撼着江水。
  • 中华:指中国,特指中原地区。
  • 上苑:皇家园林,泛指南朝建康城内的皇家园林。
  • 春风:春天的风。
  • 莺燕:黄莺和燕子。
  • 梯航:古代指商船。梯,比喻船只;航,比喻航海。
  • 干羽:古代用鸟兽之毛制成的象征德政的符瑞之物,这里比喻良善的政治。
  • 格三苗:使三苗归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苏平仲编修的《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中的第19首。整首诗描绘了金陵双阙的高峻、台殿的参差、阊阖门前的五色祥云以及石城湖畔的钟声等景象,通过这些景物展示了金陵的美丽与繁荣。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中华文物的赞美、对上苑春风的欣赏以及对四方来朝的感激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壮丽的金陵画卷,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