踧踖披玉纶,铁木凭其身。
万族争耳目,哀呼彻高旻。
堪怪彼何为,涕泗一何真。
三代直道行,或者尝不泯。
念此感生平,介介以为珍。
虽无回天力,风化关其人。

【注释】

踧踖:形容恭敬的样子。披玉纶:指穿戴着玉制的绶带。铁木,这里指魏忠节。凭其身:指依靠着魏忠节的身体。万族:众多的人。哀呼:悲呼。堪怪:值得奇怪。何为:做什么。涕泗一何真:眼泪鼻涕多么真挚啊。直道:正义的道路。行:流传。或者:或许。尝:曾、曾经。介介:自谦的样子。以为珍:认为珍贵。无回天力:没有回天之力。风化:风俗教化。关:影响,作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诗人和魏忠节离别的情景。颔联写魏忠节在人们中受到尊敬,众目睽睽之下,他显得格外的庄严。颈联写魏忠节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崇高的,他的真诚让人感动。尾联抒发诗人对魏忠节的敬慕之情。

此诗前四句写离别时的情状,后四句写离别后的感慨。首联写诗人和魏忠节离别的情景,“踧踖披玉纶”三句是说,魏忠节穿着官服,威严可畏,众人都望着他,对他十分敬畏;“万族争耳目”三句是说,众多的百姓都仰头看着他,议论纷纷;“哀呼彻高旻”三句是说,老百姓都哭叫着,声音响彻云霄。这几句写出了魏忠节的威严,也表达了人民的爱戴。中间两联写魏忠节在人民中的地位,“堪怪彼何为”三句是说,令人奇怪的是什么?“涕泗一何真”三句是说,他的眼泪鼻涕多么真实啊!这两句既表现了人民对魏忠节的爱戴,也表达了诗人对魏忠节的崇敬;最后两联是写诗人自己的感受,“三代直道行”三句是说,正直的道义流传至今;“或者尝不泯”三句是说,或许有人能够继承这种道义。“念此感平生”,即想到自己一生的经历,感到万分珍惜,“介介以为珍”是说,虽然没有什么能改变我的为人,但我也把它当作珍宝来珍惜。

此诗以送别为题,实际上却写了魏忠节的高尚品格和感人行为,表达了诗人对魏忠节的敬仰之情。全诗结构紧凑,感情充沛,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