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笋已过母,时禽多变声。
可人期不至,明月下前楹。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写了哪些形象;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等。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首句写“新笋”,用新长出的嫩笋比喻彦夫(师鲁),突出了其年轻有志、才华横溢的特点。次句以变声的鸣禽比喻师鲁的才能变化无常、难以捉摸。第三句是说可意的人还未到。第四句则是说明月照到了前庭,而人却还没有到来。全诗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新笋已出老竹旁,鸣禽变换声音多。

可意之人未来到,明月照着前院堂。

注释:

①彦夫:师鲁,字子美。②母:指竹鞭,新笋初生时,要经过竹鞭的扶掖,才能破土而出,比喻师鲁年少有为。③变声:鸣禽因季节不同而发出不同的鸟鸣声,比喻人的才德随时代而变化。④前楹:指堂屋前面的柱子。⑤可意:指志同道合的人。⑥明月:此处指月亮。⑦堂:这里指居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