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路循山坂,肩舆出淖泥。
崇冈带连岭,古庙枕寒溪。
水落通前涧,峰回豁近蹊。
王城千雉壮,蹄辐会归齐。
【注】淖:泥泞。
【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出京回乡的途中,描写了山间道路的艰难险峻和所见到的景色。首联写山路崎岖;颔联写崇山峻岭,古庙依偎在山涧边;颈联写溪流、山峰的景色;尾联写京城的壮丽。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别路循山坂,肩舆出淖泥。
崇冈带连岭,古庙枕寒溪。
水落通前涧,峰回豁近蹊。
王城千雉壮,蹄辐会归齐。
【注】淖:泥泞。
【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出京回乡的途中,描写了山间道路的艰难险峻和所见到的景色。首联写山路崎岖;颔联写崇山峻岭,古庙依偎在山涧边;颈联写溪流、山峰的景色;尾联写京城的壮丽。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许摄泉见过山中失迓赋此解嘲 久孤南望约,枉沐北山临。 扫壁真题凤,攀云独抱琴。 午斋留石钵,寒日静珠林。 自是攒眉去,非因白社深。 注释: - 久孤南望约:长时间地在南方等待(与某人约定)。 - 枉沐北山临:徒劳地来到北方的山上。 - 扫壁真题凤:清扫墙壁上悬挂着的凤凰画。 - 攀云独抱琴:独自攀爬云彩,抱着琴弹奏。 - 午斋留石钵:中午休息时留下了石制的碗。 - 寒日静珠林
【诗句释义】 铜爵台:指三国时曹操建的铜雀台。 自失平吴策,空名起邺台:意谓自己已失去平定吴国的良策。空有虚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了铜雀台。 馀香残箧冷,促柱短歌哀:意为残存的铜雀台余香犹存,而曹操所建之铜雀台却已经废弃不用。铜雀台上曾建有短歌楼,但如今只剩下残存的箱子。 汉水漳河尽,当涂典午来:意为汉江、漳河都已流尽,曹魏政权又重新兴起。“当涂”即指代曹操,典午是指曹魏政权。 西陵松柏地
登城 行至覆舟岭,眺望秣陵城。 壑听松涛涌,林窥鹿子行。 荒凉梁堞散,埋没晋丘平。 皎皎江南月,空流玉树情。 注释: 1. 行跻覆舟岭:行走在覆舟岭上。 2. 睇览秣陵城:眺望秣陵城。 3. 壑听松涛涌:在山沟里倾听松涛声如波涛汹涌。 4. 林窥鹿子行:在树林中发现鹿群正在行进。 5. 荒凉梁堞散:荒凉的城墙已经散乱。 6. 埋没晋丘平:被埋没了的晋朝故地变得平坦了。 7. 皎皎江南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景象。 第一句“寺门山麓峙”,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山门前,巍峨的山峰矗立在脚下,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第二句“当面更青山”,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象。寺庙面对着更加葱郁的青山,显得格外美丽壮观。 第三句“渺有烟霞想”,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赞叹之情。眼前的烟霞似乎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第四句“谁参秘密关”,诗人在此设问,引人深思
三月晦日作 江南樱笋候,浥浥绿阴鲜。 雨涨桃花水,春催麦秀天。 燕泥增旧垒,槐火接新烟。 腻叶留残萼,啼莺亦解怜。 注释: - 江南樱笋候:春天到来时,江南地区樱花和竹笋开始萌发。 - 浥浥绿阴鲜:形容新长出的嫩绿植物充满生机和活力。 - 雨涨桃花水:雨水使桃花盛开,形成了一片花海。 - 春催麦秀天:春天的到来促使小麦开花,展现出一派美丽的景色。 - 燕泥增旧垒:燕子筑巢时增加了旧巢的痕迹。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件根据诗句内容和思想情感来分析即可。 首句“时雨如膏沐”,用拟人手法,以膏沐喻雨,形象地写出了雨势之大;“能添竹树鲜”,则写出了雨后景色之美。 第二句“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点明地点、时间、人物,并写出了景物之美丽,“澹”是淡的意思,“川烟”即指山间烟雾缭绕。 第三句“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
大云庵 清阴闲寂境,过雨午生凉。 水漾潭云碧,花牵石蔓香。 竹苞新脱粉,莺舌巧调簧。 采蕨烹葵笋,难消道味长。 注释: 1. 清阴闲寂境:清幽的庭院中,环境宁静而闲适。 2. 过雨午生凉:雨后午后,空气变得凉爽宜人。 3. 水漾潭云碧:水面上泛起涟漪,潭中的云雾显得碧绿色。 4. 花牵石蔓香:花儿似乎在轻轻地拉着石头,散发出香气。 5. 竹苞新脱粉:竹子的新叶刚刚长出,上面还带着白色的粉。 6
《十日阴晦漫赋》之诗意赏析 汤珍的《十日阴晦漫赋》,在今日这个重阳节,却显得格外阴晦。诗中通过描绘昨日的重阳节热闹与今日的阴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时事的深深忧虑。 “昨日重阳今日阴”一句,以简洁的对比手法,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节日氛围的转变。重阳节象征着吉祥和长寿,然而诗中却用“阴”字来形容这种转变,暗示着节日的喜庆与现实的悲哀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一丝哀愁。 “紫茱黄菊馀幽兴
逐处留香茗,忘归道室开。 译文:处处都是散发着香气的茶,让人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注释:留香茗,形容茶香四溢,令人陶醉。忘归,意指忘记了归途,形容茶香让人沉醉,忘却了回家的念头。道室,道家修行的地方,这里代指茶室或书房。 飞蝉空外咽,怖鸽镜中回。 译文:飞过的蝉声在空旷的地方回荡,鸽子在镜中盘旋飞翔。 注释:飞蝉,指蝉的飞行。空外咽,指蝉鸣声在空旷之处回荡。怖鸽,指鸽子
三月晦日作 江南樱笋候,浥浥绿阴鲜。 雨涨桃花水,春催麦秀天。 燕泥增旧垒,槐火接新烟。 腻叶留残萼,啼莺亦解怜。 注释: - 江南樱笋候:春天到来时,江南地区樱花和竹笋开始萌发。 - 浥浥绿阴鲜:形容新长出的嫩绿植物充满生机和活力。 - 雨涨桃花水:雨水使桃花盛开,形成了一片花海。 - 春催麦秀天:春天的到来促使小麦开花,展现出一派美丽的景色。 - 燕泥增旧垒:燕子筑巢时增加了旧巢的痕迹。
大云庵 清阴闲寂境,过雨午生凉。 水漾潭云碧,花牵石蔓香。 竹苞新脱粉,莺舌巧调簧。 采蕨烹葵笋,难消道味长。 注释: 1. 清阴闲寂境:清幽的庭院中,环境宁静而闲适。 2. 过雨午生凉:雨后午后,空气变得凉爽宜人。 3. 水漾潭云碧:水面上泛起涟漪,潭中的云雾显得碧绿色。 4. 花牵石蔓香:花儿似乎在轻轻地拉着石头,散发出香气。 5. 竹苞新脱粉:竹子的新叶刚刚长出,上面还带着白色的粉。 6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件根据诗句内容和思想情感来分析即可。 首句“时雨如膏沐”,用拟人手法,以膏沐喻雨,形象地写出了雨势之大;“能添竹树鲜”,则写出了雨后景色之美。 第二句“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点明地点、时间、人物,并写出了景物之美丽,“澹”是淡的意思,“川烟”即指山间烟雾缭绕。 第三句“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
登城 行至覆舟岭,眺望秣陵城。 壑听松涛涌,林窥鹿子行。 荒凉梁堞散,埋没晋丘平。 皎皎江南月,空流玉树情。 注释: 1. 行跻覆舟岭:行走在覆舟岭上。 2. 睇览秣陵城:眺望秣陵城。 3. 壑听松涛涌:在山沟里倾听松涛声如波涛汹涌。 4. 林窥鹿子行:在树林中发现鹿群正在行进。 5. 荒凉梁堞散:荒凉的城墙已经散乱。 6. 埋没晋丘平:被埋没了的晋朝故地变得平坦了。 7. 皎皎江南月
许摄泉见过山中失迓赋此解嘲 久孤南望约,枉沐北山临。 扫壁真题凤,攀云独抱琴。 午斋留石钵,寒日静珠林。 自是攒眉去,非因白社深。 注释: - 久孤南望约:长时间地在南方等待(与某人约定)。 - 枉沐北山临:徒劳地来到北方的山上。 - 扫壁真题凤:清扫墙壁上悬挂着的凤凰画。 - 攀云独抱琴:独自攀爬云彩,抱着琴弹奏。 - 午斋留石钵:中午休息时留下了石制的碗。 - 寒日静珠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景象。 第一句“寺门山麓峙”,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山门前,巍峨的山峰矗立在脚下,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第二句“当面更青山”,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象。寺庙面对着更加葱郁的青山,显得格外美丽壮观。 第三句“渺有烟霞想”,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赞叹之情。眼前的烟霞似乎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第四句“谁参秘密关”,诗人在此设问,引人深思